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题05 小题易丢分-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地理黄金30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2:08: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黄金30题系列 小题易丢分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答案】1.D 2.B 【解析】

2.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横穿新。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 【点睛】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

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地区日出正北。 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地区日出正南。 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2018年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铺着方形地砖(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的北京延庆停车场,在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上图中景观的成因是

A.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B.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C. 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D. 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4.关于本次四月降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 B. 导致道路湿滑,影响交通安全 C. 引起北京周边河流水位迅速上涨 D. 能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旱情 【答案】3.D 4.C 【解析】

4.本次四月降雪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降水,A正确。降雪融化或结冰,导致道路湿滑,影响交通2018届高三地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专题03地球上的水安全,B正确。降雪量小,融化渗入地下多,形成地表径流量小,不会引起北京周边河流水位迅速上涨,C不正确。能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旱情,D正确。故选C。

读下图,同答下列各题。

5.图中甲洋流一定是

A. 自北向南流 B. 自南向北流 C. 暖流 D. 寒流

6.图中洋流

A. 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B. 叮以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 C. 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 D. 抑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5.D 6.C

6.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洋流是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没有确定航向,不能说明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B错误;寒流具有上升流性质,能够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C对;降温减湿加大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D错误。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8.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 【答案】7.D 8.A

【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综合应用。通过图例读出地貌岩石的差异,图示显示出河流阶地的特征和组成物的不同,推知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的,根据地貌形态结合所学分析出图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解答关键。

7.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选D。

8.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

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

我国某山地在海拔2140 -2220米区域过去主要生长耐寒的矮小灌木、苔鲜和地衣,草本植物很少。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变矮退化。下图示意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后绘制的草本入侵程度与海拔、坡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推测该坡地最先受到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在 A. 海拔2150米的地区 B. 低海拔坡缓的地区 C. 高海拔坡陡的地区 D. 低海拔坡陡的地区

10.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侵入区域的土壤水分增加,其原因是

①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②苔鲜生长耗水减少③地衣涵养水源能力较强④灌木生长耗水总量减少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9.D 10.A 【解析】

化,导致耗水减少。

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下图为1984-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专题05 小题易丢分-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地理黄金30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h5317pw96rgfk15sw18xzko02xvg00fw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