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校本课儒雅有礼第八课举止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7 20:35: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举止得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出自《论语》和《礼记》的四句经典古文,学会正确朗读,理解句意。

2

、结合古人对文明举止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文明有礼貌。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朗读经典古文,通过对比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提高言谈举止的修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古人对“礼”的追求,学习文明举止,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规范自己言谈举止的礼仪。

教学难点:1.理解言谈举止不仅是个人的细节,更表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2.理解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交往礼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朗读课文,搜集古人在言谈举止方面的事例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 3

请同学们看2张照片,通过照片中人物的不同举止,谈谈自己的感受。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对人们的言谈举止有严格的要求,引出课文中的经典古文。

二、走进经典

(一)1.读原文一: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2.谈谈从上述句子中了解到古人的哪些文明举止?

3.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谈在餐厅就餐时,发现了同学的哪些不文明举止?对照自己的不足。

4.观看视频,学习就餐礼仪,巩固所学。(二)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故事---程门立雪。由此引出尊敬师长的第二条经典古文。

1.读xx了解句意。

2.引导学生谈谈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与长辈在一起需要注意哪些举止? 3.学以致用,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尊敬师长的礼仪。 4.观看视频,通过了解古人拜师的礼节,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出示古文第3句,学生朗读并理解句意。 1.提问学生:为什么对不同的人,孔子会有不同的态度? 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说话要注意场合。 (四)出示古文第4句学生朗读并理解句意。 1.提问:xx为什么在有丧者家吃不饱?

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向学生阐述孔子“克已复礼”的思想。 三.历史镜鉴

2 / 3

请阅读课本50页文本,学习周总理的言行得体,体会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四.现实链接

通过一个求职应聘者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文明的举止不是空泛的,而是有它实际意义的。

五.拓展延伸

朗读学习《弟子规》中对举止礼仪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对文明举止的要求。

六.思考践行(家庭作业)

1.请从遇见老师,遇见长辈和遇见同学三个场景中选取1--2处拍照或微视频,记录尊礼的瞬间,进行展示和交流。

2.自学《弟子规》并截取你喜欢的部分抄录背诵。 七.板书设计 第八课举止得体 饮食的举止 尊师的举止 言谈的举止xx举止

3 / 3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中校本课儒雅有礼第八课举止得 的文档
初中校本课儒雅有礼第八课举止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jb83wm5q2p7v43zg0p6rgfk15sw100hb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