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 “禁
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
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2.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夫泛驾之马,足斥(tuo)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意在通过制度 A.扩大人才的选拔 B.培养个人的修养 C.加强对官吏的监察 D.神化治人之“术” 3. 明清时期商人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
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土地贵族把持政权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4.《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苏辙则说:“凡
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工商业者对政治形势的影响力增强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5.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
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D.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6.1700年,当清政府商讨出兵新疆平叛时,康熙帝认为“今欲用兵,兵非不敷,但虑路远,运饷艰难”,并
列举汉代赵充国屯田平羌故事,遂“敕所司留意”。材料主要表明康熙帝
A.认为出兵新疆劳民伤财将激化社会矛盾 B.从维护新疆安定角度考虑屯田问题 C.命令户部尽力为出兵新疆做好物资准备 D.力主屯田西北以促进边疆开发 7.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
启者:本行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钟起至晚三点钟为止,金钱甚为公道,行在头查礼查后隔壁便是,如有贵商欲印小照者请至本行可也。此布。森泰照相馆启。由此可见
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 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通商口岸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 D.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