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b+1,a+1),A3(﹣a,﹣b+2),A4(b﹣1,﹣a+1),A5(a,b), …,
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点An均在x轴上方, ∴
,
,
解得﹣1<a<1,0<b<2.
故答案为(﹣3,1),(3,1),﹣1<a<1且0<b<2
【点评】本题是对点的变化规律的考查,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三.解答题(共46分) 19.(4分)计算:
【分析】先计算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去绝对值符号,再去括号、计算加减可得. 【解答】解:原式=﹣2+2﹣(=﹣2+2﹣=1﹣
.
+1
﹣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0.(5分)解方程组
.
【分析】根据代入消元法,可得方程的解. 【解答】解:由①得y=4﹣2x③, 把③代入②得 x+2(4﹣2x)=5, 解得x=1,
把x=1代入③,得y=2, 方程组的解为
.
,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是解题关键.
21.(5分)解不等式x﹣1≤x﹣,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第13页(共22页)
【分析】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 【解答】解:去分母,得:3x﹣6≤4x﹣3, 移项,得:3x﹣4x≤6﹣3, 合并同类项,得:﹣x≤3, 系数化成1得:x≥﹣3. 则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
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2.(5分)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
【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即可. 【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所以不等式组的所有非负整数解为:0,1,2,3.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23.(6分)在等式y=kx+b中,当x=5时,y=6;当x=﹣3时,y=﹣10. (1)求k、b的值;
(2)当y的值不大于0时,求x的取值范围;
第14页(共22页)
(3)当﹣1≤x<2,求y的取值范围.
【分析】(1)将x、y的两组对应值代入得出关于k、b的方程组,解之可得; (2)由(1)知y=2x﹣4,根据y的值不大于0知2x﹣4≤0,解之可得; (3)由﹣1≤x<2知﹣6≤2x﹣4<0,可得答案.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
(2)由题意,知y=2x﹣4, ∵y的值不大于0, ∴2x﹣4≤0, 解得:x≤2;
(3)∵﹣1≤x<2,
∴﹣6≤2x﹣4<0,即﹣6≤y<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和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4.(5分)已知:A(4,0),B(3,y),点C在x轴上,AC=6. (1)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 (2)若S△ABC=12,求点B的坐标.
;
,
【分析】(1)根据A(4,0),点C在x轴上,AC=6,所以点C的坐标是(﹣2,0)或
第15页(共22页)
(10,0);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1)∵A(4,0),点C在x轴上,AC=6, ∴点C的坐标是(﹣2,0)或(10,0). (2)∵S△ABC=12, ∴S△ABC=×6×|y|=12, ∴|y|=4,
解得:y=4或﹣4,
∴点B坐标是B(3,﹣4)或(3,4).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图形的性质.
25.(5分)已知非负数a,b满足条件2a+b=2,设s=3a+2b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求m﹣n的平方根.
【分析】由2a+b=2得b=﹣2a+2,根据a、b均为非负数得出a的范围,再由s=3a+2b=3a+2(﹣2a+2)=﹣a+4可得m、n的值,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2a+b=2得b=﹣2a+2, ∵a、b均为非负数, ∴a≥0,b=﹣2a+2≥0, 解得0≤a≤1, 则s=3a+2b =3a+2(﹣2a+2) =3a﹣4a+4 =﹣a+4, 当a=0时,s=4; 当a=1时,s=3; ∴m=4,n=3, 则m﹣n的平方根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次函数的性质.
26.(5分)在一次知识竞赛中,甲、乙两人进入了“必答题”环节.规则是:两人轮流答
第16页(共2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