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年级上《关雎》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8 0:5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九年级下第24课《关雎》教学设计

授课人:李老师 授课时间:12月22 日上午第二节 授课班级:初三(1)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历史地位。

2、积累重点生字词的音义,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3、反复朗诵,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淑女风范、君子风度,做文明敦厚之人。 2、正确看待君子对待爱情的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通过朗读体会主人公情感变化。

2、 了解本诗中“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 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mp3 音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九年级上册第八篇课文《致女儿的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回答了他的女儿提出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爱情?”

大家还记得么,谁给老师说说呀?

【教师小结】哎 这个同学讲的很好,爱情,必须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忠诚,有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这样爱情就会高于上帝,人才能成为大地上的上帝。这是苏联大教育家的爱情观,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关雎》,去寻访传承中华的爱情真谛。

二【文体背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在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采用“赋” “比” “兴”表现手法。合称为“六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三、【朗读全诗,初步感知】

1、学生听录音朗读,正音,同时出示小黑板,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及预习情况。 四、【再读全诗,理解文意】 教师提问: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请个别同学朗读全文)。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呢?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在这里主人公看着洲中的雎鸠鸟思绪万千,感情基调平缓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在这里“求”字是本章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这是求而得之的喜悦。所以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3、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小结: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仔细体会文中的淑女风范、君子风度,做文明敦厚之人。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特色】

1、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请一位同学试背诵第一章,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篇文章和这首诗的手法类似?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手法就叫兴,兴,即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

婉含蓄得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陋室铭》

2、提问:本文写作特点?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对后世影响很大。

六、【课内小结】

《关雎》为我们讲述了另一种爱情的真谛,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诗中美丽的女子,痴情的男子,千古传唱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好好体会这首诗关于爱情的阐述,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

七、【试背全诗】

八、【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九、【板书设计】

《关雎》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记载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包括“风”“雅”“颂”,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所听 所见 所思 所愿

寤寐求之 瑟琴友之 辗转反侧 钟鼓乐之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搜索更多关于: 九年级上《关雎》教学设计 的文档
九年级上《关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p7k05hm902ra61xnf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