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B.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光滑的铅块经过挤压后“粘”在一起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解析: 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是由于电场的原因;磁场吸引附近的小铁钉是因为磁场力的性质,不是分子力的结果,光滑的铅块经过挤压后“粘”在一起和铁块焊接,都是物质分子间距离在r0<r<10r0范围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 CD
2.两个分子从靠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 答案: D
3.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了( ) A.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之间有斥力
B.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物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C对.
答案: AC
4.“破镜难圆”的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
解析: 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接近到距离很小的程度,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连在一起.
答案: D
5.当钢丝被拉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 C.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D.分子力为零时,引力和斥力同时为零
解析: 钢丝拉伸,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B、C正确,A、D不正确.
答案: BC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则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
答案: A
7.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
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解析: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r=r0时,F引=F斥,每个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并非不受力;当r<r0,F斥>F引合力为斥力,并非只受斥力,故A、B错误.
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而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再减小到零,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C
8.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物体的形态表现为固体 B.当物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排斥力时,物体的形态表现为气体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减小 D.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大而排斥力减小
解析: 气体的分子间距约为10r0,分子力约为零,所以选项B错误;物体的形态表现为固体时,分子间距约为r0,分子力约为零,所以选项A错误;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减小,选项C正确;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增大,斥力比引力增加的更快,表现为斥力,选项D错误.
答案: C
9.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由b到c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负功
解析: 乙分子从a到b,再到c的过程,分子之间均表现为引力,显然乙分子始终做加速运动,且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故A错,B正确.乙分子从a到b的过程,分子的引力一直做正功,故C正确.乙分子由b到c过程,分子力仍然做正功,故D项错.
答案: BC
10.将两块截面洁净的铅块a和b紧压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块b不下落,这说明a、b接触处( )
A.分子间无空隙,故粘在一起 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B.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D.分子间的分子力大于b物的重力
解析: 铅块b不下落,说明铅块b处于静止,所受分子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由重力
方向知分子力一定竖直向上是引力,故C是正确的,而B错是因为铅块b不下落的原因不是因为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而是分子力等于铅块b的重力.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1)两个分子由于距离发生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则可以判断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是分子力做了________(填“正功”或“负功”),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增大(填“一定”或“不一定”),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是引力(填“一定”或“不一定”).
(2)温度高的物体内能________大,但分子平均动能大(填“一定”或“不一定”). 答案: (1)正功 不一定 不一定 (2)不一定 一定
12.(1)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__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现象,是由于分子的________而产生的.
解析: (1)玻璃板接触水面,水分子与玻璃表面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将玻璃板向上提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此时向上的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大.
(2)红墨水滴入水杯中后,由于扩散的作用,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扩散是分子的热运动造成的.
答案: (1)大 引力 (2)扩散 热运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