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初期特点
[摘要]钢琴发展的历史,相比较其它乐器而言,并没有太悠久的底蕴,但钢琴在短短三百年内,所爆发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却让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键盘之王。在这三百多年中,涌现了无数名优秀的钢琴音乐家和演奏家。若把钢琴的历史比作一条闪烁的星光长河,那贝多芬就是钢琴历史里耀眼的一颗星辰。
[关键词]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特点
钢琴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三百多年,涌现了无数名优秀的钢琴音乐家和演奏家。若把钢琴的历史比作一条闪烁的星光长河,那贝多芬就是钢琴历史里耀眼的一颗星辰。钢琴发展的历史,相比较其它乐器而言,并没有太悠久的底蕴,但钢琴在短短三百年内,所爆发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却让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键盘之王。作为一名优秀音乐家的贝多芬,在他一生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必然会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时期。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于维也纳去世。贝多芬不同于18世纪以前的音乐家,相比终身都在宫廷任职的海顿而言,他除了青年时期中有短暂的几年在宫廷任职以外,都是以“自由人”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中。他靠自授课程、分开演奏、出版乐谱的版税、委托创作的佣金及贵族的礼金为生。这种自由的生活,也给贝多芬带来了无尽的创作动力,所以,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由、奔放、热情以及冲动。贝多芬为他的乐曲所赋予的这些情感,也正是他本人的真情流露。贝多芬一生创作了数量巨大、体裁繁多的音乐作品。其中的三十首钢琴奏鸣曲,被人们称为“新约全书”。17世纪中叶以后,钢琴奏鸣曲的格式和钢琴制作工艺基本确立,这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钢琴界将贝多芬作品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也就是模仿或吸收的时期。这个时期又被细分三个小的阶段,早期贝多芬在波恩所写的3首作品也归为早期作品。(1)波恩时期(1783年出版):降E大周奏鸣曲、F小调奏鸣曲、D大调奏鸣曲。(2)维也纳(1796-1799):第一钢琴奏鸣曲——第十钢琴奏鸣曲。(3)维也纳时期(1801-1802年):第十一钢琴奏鸣曲——第十五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初期以1801年为划分:1801年以前,所写的钢琴奏鸣曲,基本是遵照海顿、莫扎特的古曲套路来谱写;1801年以后,随着贝多芬成长,他那天才的光芒逐渐的放射出来,他开始追求更加自由、纵情的写作,试图在音乐中,将自己完全的表达出来。这些都预示着贝多芬作品英雄性的显现。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