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 。从源点到终点经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数据率为 b (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主时间为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bit)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提示:画一下草图 观察 k 段链路共有儿个结点。)
2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 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 mls 。试算以下两 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7 (1)数据长度为 10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3 (2)数据长度为 10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3-22假定在使用 CSMA/CD 协议的 10 Mb/s 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 r = 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100Mb/s的以太网呢? 在CSMA/CD算法中, 经过第3次冲突后,节点选择相同K值的概率为?
答:1)对于1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us*100=5.12ms 2)对于10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us*100=512微秒 3 如图所示有5个站分别连接在3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中。
4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这三列分别是目的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路由器,若直接交付则
最后一列表示应当从哪一个接口转发出去):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4.153.17 (5)192.4.153.90 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解:(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2。
①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不等于128.96.39.0。
②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5 有如下的 4 个/24 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答:
212.56.132.0/24 11010100 00111000 10000100
212.56.133.0/24 11010100 00111000 10000101 212.56.134.0/24 11010100 00111000 10000110 212.56.135.0/24 11010100 00111000 10000111
212=128+64+16+4=11010100 56=32+16+8=111000 132=128+4=10000100 133=128+4+1=10000101 134=128+4+2=10000110 135=128+4+2+1=10000111 由以上可知4个/24块不同的地方是末两位。故它们最大可能的聚合为212.56.132.0/22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3+1,则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为 被除数为101110000,除数为1001,得到余数为011
7 已知路由器 R1 的路由表如表 4-12 所示。 地址掩码 目的网络 /26 /24 140.5.12.64 130.5.8.0 下一跳地址 路由器接口 190.16.6.2 ml /16 110.71.0.0 /16 180.15.0.0 /16 默认 默认 110.71.4.5 m0 190.16.0.0 ----- ----- ----- m0 m2 m1 180.15.2.5 m2 试画出各网络和必要的路由器的连接拓扑,标注出必要IP 地址和接口,对不能确定的情况应当指明. 8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 C 类地址? 答:1) 84二进制是01010100 2) 最小地址是140.120.80.1 3) 最大地址是140.120.95.254 4)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5) 共有4094个地址,相当于16个C类地址
9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6.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 (1) 每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 (2) 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 每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什么? (4) 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答:首先,要划分4个子网,要向主机位借2位 第一个子网ID是136.23.12.64范围是136.23.12.65-136.23.12.78(79是广播地址) 第二个子网ID是136.23.12.80范围是136.23.12.81-136.23.12.94(95是广播地址) 第三个子网ID是136.23.12.96范围是136.23.12.97-136.23.12.110(111是广播地址) 第四个子网ID是136.23.12.112范围是136.23.12.113-136.23.12.126(127是广播地址) (1)每个子网前缀28位。
(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共有16个地址。 (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第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00001=136.23.12.65/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01110=136.23.12.78/28 第二个地址块136.23.12.80/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