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6份试卷合集)安徽省宿州砀山县高中联考2020届历史高考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4:33: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故D正确;A是材料现象,不是本质,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 【答案】D

第II卷

41.(25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和影响,以及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比较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原因可以联系所学,根据材料涉及朝代的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来回答。

(2)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基督教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对世界市场、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等方面来回答。

(3)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中西的经济形态、航运的目的和结果等方面分析比较。

【答案】

(1)原因:王朝更替;政治中心变迁;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开通;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贸易的繁荣

(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争霸;资本主义的发展;海上贸易发展的需要;文艺复兴的冒险精神;基督教的传播。

影响: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同时也给亚非拉地区造成了灾难等

(3)差异:中国是以农业立国,自给自足,海运为政治服务;不注重经济效益,无原始驱动力,当运河淤塞之后海运便停止。

西方是以商业立国,对外扩张,航运为经济服务,注重经济效益,有原始驱动力,当海运受阻后更开辟新的路线。 42.(12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泰坦尼克号、汽车司机、护士工作、越来越多的机器出现在庄园中”可知当时已进入工业时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工业文明推动了女权主义兴起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故可从工业革命与女

性权力、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为中心设立论题,并结合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形成的影响并围绕材料现象进行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示例1:论题:工业革命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论述: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一方面,女性纷纷走出传统家庭,投身工业社会的各种工作,不再成为传统家庭生活的附庸,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的思想也发生着改变,追求时尚和自由恋爱,谋求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等,推动了欧美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从而大大加速了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示例2:论题:工业革命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论述: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为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动力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灯、汽车、飞机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在此基础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新的生活观念不断传播,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45.(15分) 【解析】

(1)依据材料内容和时间,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建立;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旧企业遗留的封建制度。

(2)第一小问“内容”,依据材料“要求各地对国有企业中所遗留的旧制度,进行民主改革。为此,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废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政务院发文明令废除搬运行业中的包工头、把头、帮头等封建把持制度,建立民主化的工厂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国营厂矿还建立新的劳动制度和劳动组织,使企业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结合第一小问的内容和所学可知,影响是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经验等。

【答案】

(1)背景: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建立;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旧企业遗留的封建制度等。

(2)内容:废除封建把头制度等陋习;在企业中建立民主管理制度;行使工人阶级对企业的领导权等。 影响: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经验等。 46.(15分)

【解析】

第(1)小问,材料“英国政府在全面衡量了建立欧洲安全结构对自身安全利益的得失”可知英国本

身利益得失的量;“能保证各国有充分的自由和机动来保持外部的利益和国内一致”体现了英国推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思想的深远影响;“北约依然可以按照一种灵治的方式被其他组织或指挥体系使用”得出依赖北约发挥欧洲安全防务的作用;“成员国之间国家利益的自然差异”可知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然差异性。

第(2)小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欧盟建立共同安全与防务体系的消极态度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欧洲构筑欧洲完备的安全防务体系,从而不利于英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原因:英国立足自身利益得失;“孤立主义”外交思想的深远影响;依賴北约发挥欧洲安全防务的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然差异性。

(2)影响:不利于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的合作;迟滞了欧盟构筑欧洲完备安全防务体系的进程;客观上妨碍了欧洲一体化。 47.(15分)

【解析】

(1)原因:根据“1946年”得出二战留下的战争阴影;根据“当时美国正处于通货膨胀、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得出经济危机带来的动荡和恐慌;根据“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得出冷战思维、苏联的威胁;根据“杜鲁门政府实行‘忠诚调查’”得出杜鲁门政府的反共政策和反共宣传;根据“逮捕了曾在美军驻中国共产党根据地观察组长期工作的部分官员”得出新中国的成立。

(2)影响:根据“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分析得出社会各界的自由进步人士遭到迫害,社会动荡,民众恐慌;根据“美国的社会舆论也急剧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得出助长了美国(极)右翼势力,在美国掀起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浪潮;根据“逮捕了曾在美军驻中国共产党根据地观察组长期工作的部分官员”得出使中美关系更加紧张。

【答案】

(1)原因:二战留下的战争阴影;经济危机带来的动荡和恐慌;冷战思维、苏联的威胁;杜鲁门政府的反共政策和反共宣传;新中国的成立。

(2)影响:社会各界的自由进步人士遭到迫害,社会动荡,民众恐慌;助长了美国(极)右翼势力,在美国掀起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浪潮;使中美关系更加紧张。

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4.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久的国家。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

A.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 B.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 C.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 D.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 25.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称谓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田客、部曲 宋元 佃客、庄客、农户 臣、人、众、野人 夫、仆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26.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 A.平民弃儒从商现象的普遍 B.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 C.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 D.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

27.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 A.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 B.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C.民主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D.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8.下表是1914-1920年华商投资火柴厂情况统计表。解读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6份试卷合集)安徽省宿州砀山县高中联考2020届历史高考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tf68kqyh1xu1x81dzc4m0xd0pwbf00no5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