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设计基准期是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大修而可按期完成预定目的的使用的时期
(C)设计基准期等于设计使用年限
(D)设计基准期按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的长短而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41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对岩溶地区的二、三级工程基础底面与洞体顶板间岩土层厚度虽然小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基础宽度6倍,但当符合( )时可不考虑岩溶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A)岩溶漏斗被密实的沉积物充填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
(B)洞室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Ⅰ级、Ⅱ级,顶板岩石厚度小于洞跨
(C)基础底面小于洞的平面尺寸
(D)宽度小于1.0 m的竖向洞隙近旁的地段
42 ( )包括在港口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中。
(A)天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B)软弱土层的分布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
(C)微地貌单元
(D)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
43 在其他腐蚀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下水对砼结构腐蚀性评价中( )是正确的。
(A)常年位于地下水中的混凝土结构比处于干湿交替带的腐蚀程度高
(B)在直接临水条件下,位于湿润区的混凝土结构比位于干旱区的腐蚀程度高
(C)处于冰冻段的砼结构比处于不冻段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程度高
(D)位于强透水层中的混凝土结构比处于弱透水层中的腐蚀程度高
44 土层的渗透系数k受( )的因素影响。
(A)土的孔隙比
(B)渗透水头压力
(C)渗透水的补给
(D)渗透水的温度
45 关于土的压缩试验过程,( )的叙述是正确的。
(A)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的压缩可看作土中孔隙体积减小
(B)饱和土在排水过程中始终是饱和的
(C)饱和土在压缩过程中含水量保持不变
(D)压缩过程中,土粒间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
46 利用预钻式旁压试验资料,可获得的地基土的工程指标有( )
(A)静止侧压力系数k0
(B)变形模量
(C)地基土承载力
(D)孔隙水压力
47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关于承受上拔力桩基的说法中,下列选项中( )是正确。
(A)对于二级建筑桩基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试验确定
(B)应同时验算群桩呈整体破坏和呈非整体破坏的基桩抗拔承载力
(C)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与桩自重之和
(D)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与群桩基础所包围的土的自重之和
4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对于一般建筑物的柱下独立桩基,桩顶作用效应计算公式中隐含了( )的假定。
(A)在水平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各基桩的水平力相等
(B)各基桩的桩距相等
(C)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竖向力作用下,各基桩的竖向力不一定都相等
(D)各基桩的平均竖向力与作用的偏心,竖向力的偏心距大小无关
49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桩基沉降计算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A)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地基附加应力按布辛奈斯克(Boussinesq)解进行计算
(B)承台顶的荷载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C)单桩基础桩端平面以下地基中由基桩引起的附加应力按布辛奈斯克(Botassinesq)解进行计算确定
(D)单桩基础桩端平面以下地基中由承台引起的附加应力按明德林(Mindlin)解计算确定
50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的论述中( )是正确。
(A)变刚度调平设计应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地层分布及其相互作用效应
(B)变刚度主要指调查上部结构荷载的分布,使之与基桩的支撑刚度相匹配
(C)变刚度主要指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撑刚度分布,使之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匹配
(D)变刚度调平设计的目的是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
51 下列关于负摩阻力的说话中,( )是正确的。
(A)负摩阻力不会超过极限侧摩阻力
(B)负摩阻力因群桩效应而增大
(C)负度阻力会加大桩基沉降
(D)负摩阻力与桩侧土相对于桩身之间的沉降差有关
52 关于几种灌注桩施工工艺特点的描述中,( )是正确的。
(A)正反循环钻成孔灌注施工工艺适用范围广,但泥浆排量较大
(B)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工法不需泥浆护壁
(C)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法,因钻机功率大,特别适用于大块石,漂石多的地层
(D)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法适用于坚硬土层、岩层,但成孔效率低
53 下列关于预制桩锤击沉桩施打顺序的说法中,( )合理。
(A)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面或四周对称施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