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参考教案
人类离不开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主要学习两项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主要分析了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及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四部分内容,教学中可运用相关的图片及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及动画,来突破重、难点。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2.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教学难点
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
学生:调查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及主要的分布,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 3.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 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师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画,并适当解说。 课件展示:
(攀枝花——因采矿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受酸雨污染前及受酸雨污染后的对比照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