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模拟试题及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的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把实践观点引入了认识论B、把唯物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C、把人本的观点运用于反映论D、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 2、毛泽东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这一观点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下列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观点有(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C、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自尝一尝”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牛顿是的科学家,他发现了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从科学发展的历来看,万有引力的建立是无数科学工作者长期辛勤实践的结果。因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从1576年到1897年,二十一年如一日,进行了天文学上最重要的观测工作,收集了大量准确的资料。后来的开普勒获得了他的全部观测材料,继承了他的工作。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在自己的实践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有句名言是“假若我能比别人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上述事例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间接经验也是来自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
C、只有事事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认识事物
D、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整的知识
4、“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 ) A、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B、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C、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D、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5、继我国载人深潜5 000米级海试首试成功并突破4 000米水深后,北京时间 年7月26日上午6时07分,“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 000米水深大关,并在6时17分时达到下潜深度5 057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的纪录,也是“蛟龙”号7 000米征途上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从哲学角度分析,“蛟龙”号下潜不断地刷新新的纪录说明( )
A、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化 D、只有实践主体和客体相结合,才能认识海洋
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
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有( )
A、从无限发展的世界来讲人们最终能达到对世界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因而认识能力有至上性
B、在每一个具体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相对的,具有非至上性
C、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不能把握事物的真正本质,因而具有非至上性
D、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从非至上性向至上性发展的过程 7、有几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盲人摸象的故事表明( ) A、人的认识结果是由主体的观念意志决定的 B、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的作用
C、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
D、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
8、“只要迈进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进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一观点说明(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真理具有相对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