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8:18: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寄宿制小学应注重服务氛围的营造。一是尽量给寄宿生提供方便,让学生住在学校里有如归家的感觉。为了让寄宿生有开水喝,学校为每个寝室购买了1个开水桶,并且要求每天为寄宿生上开水;二是要求教师对寄宿生多一份关爱,要经常对寄宿生问寒问暖,学生有病痛要及时送医院。三是要求食堂从业人员对寄宿生服好务,时刻做到笑脸相迎。 3.2加强生活教师队伍建设

生活教师在照顾好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要承担学生父母的角色,以弥补学生家庭情感的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的生活教师队伍,对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寄宿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的现存问题,结合对农村寄宿学校校长、教师及家长的调查访谈,我们认为,加强生活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设置专门的生活教师编制

对于寄宿制学校而言,生活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政府部门应根据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数量,统一核定专门的生活教师编制,并严格付诸实践。设置生活教师编制是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地位的承认,也是对生活教师劳动价值的肯定。这不仅有利于激发生活教师的工作热情,为他们创设安心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可促使他们更好地照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学校寄宿生活。

3.2.2完善生活教师的选聘制度

如前所述,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的生活教师或者由班主任兼任,或者由布局调整后转岗的教师担任,尚没有建立明确、规范的生活教师选聘制度。对生活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没有明确规定,更谈不上对生活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的测评了。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聘任制度。生活教师应有健康的身体,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心态积极向上,性格乐观开朗,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耐心和细心;年龄宜限定在35~50岁之间,确保他们既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较充沛的精力;应受过正规教育,应有养育孩子的经历,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3.2.3明确生活教师的工作职责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工作职责尚不明确,工作内容仅限于对学生饮食起居的照顾。生活教师究竟应完成哪些任务,这完全取决于学校的规定和学生的需要。寄宿制学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也是学生的生活场所。学校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的传统职责,帮助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业成就,还应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部分职能,促进学生的身体、人格、情感等的健全发展。由此,学校聘任的生活教师应主要承担起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照顾寄宿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二,管理和监督寄宿学生的课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第三,依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和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寄宿学校办成学生的快乐家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

生活教师的工作职责既要符合国家、学校的总体规章制度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应依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管理。工作职责不是对生活教师的限制,而是一种“行动总纲”,其目的重在引导和规范其行为,学校要鼓励生活教师有创造性的工作,尤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绝不能墨守成规。 3.2.4加强对生活教师的相关培训

生活教师是伴随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而出现的特殊教师群体。当前,专门针对生活教师的培训还处于空白状态,这也是导致当前生活教师工作的主观色彩较浓、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少规范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整个学校是一个有机整体。课上的教育与课下的活动以及管理等要衔接好,专业课教师与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要衔接好。生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他们学业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和照顾,既要规范科学,又要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注重对校长以及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寄宿学校中的特殊教师群体——生活教师的培训。在培训频次上,要保证生活教师在正式上岗前后至少能各获得一次接受培训的机会,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培训内容上,要以教育规章制度、学校卫生条例、教师职业操守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主;在培训方式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邀请大学中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以及寄宿学校中的优秀生活教师共同进行研讨,切实解决生活教师的认识问

题,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3对寄宿制学校应加大投入和经费倾斜

政府财政需增加办学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办好寄宿制小学,政府必须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一是上级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在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危房改造资金、其他工程资金及各级教育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基础上,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条件。二是财政要加大寄宿制学校教育公用经费的下拨额度。当然,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能力,自力更生,逐年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秋,我校刚建寄宿制小学时,为了安顿好寄宿生,我校多方面争取资金购买了学生架子床、改造了供水系统;2013年又对学生食堂进行升级改造,让学生来校后吃得饱、吃得好,安心于学习。

虽然,在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这一事实。由于农村寄宿制小学是新生事物,目前尚缺乏相关的理论作指导,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办学实践中,常常面临诸多困境和难题。为了提高寄宿制办学与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少农村寄宿制小学只好“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思考,不断探索“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办学”这一课题。但不管怎样,寄宿制学校的存在与发展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要适当地建设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家长们要理性地为孩子选择是否住校,学校也要让确实需要住宿的学生享受到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团结协作、懂得感恩、热爱家乡、心存乡土,更健康幸福地成长。 总之,办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

[参考文献]

[1]黄加文.小学寄宿制管理模式理论探讨[J].浙江教育科学,1995(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3]叶敬忠,潘璐.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2). [4]王斌娟.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农业教育,2008(3). [5]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6]谭剑.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问题初探[J].广西教育,2009(5).

[7]雷晓红.加快农村学校改造步伐 推进教育公平发展[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习报,2006(3).

[8]徐永生等.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安全[J].湖南教育,2005(12). [9]杨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布局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0]翟月.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电子文献:

[11]http://www.zyjyxx.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08 [12]http://www.docin.com/p-506086122.html

谢 辞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经过数月的查阅资料、整理材料、论文写作修改,今天终于给毕业论文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同事、同学、益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在临近结题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一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同仁表示由衷的谢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同仁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同事白团,在课题研究的这一年里,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论文后期的修改及排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搜索更多关于: 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1 的文档
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1x333f8q3bj0x6hwz8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