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八、作文 14.按要求作文。
以“我们的________(学校、村庄、小区、街道……)”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运用说明方法,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A 5.C 二、名句默写
6.(1)都护在燕然 (2)道狭草木长(3)庭下如积水空明 (4)忍顾鹊桥归路 又岂在朝朝暮暮(5)清荣峻茂 三、字词书写
7. 一丝不苟 惊心动魄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四、诗歌鉴赏
8.1)山间的云气,到了傍晚更加美丽,飞鸟结伴而还。 2)D
五、文言文阅读 9.1)D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1)(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
(2)富人出城了,百姓都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
(3)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4)【甲】文流露出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
【乙】文表现了苏轼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的精神品质。 10.1).① 飞奔的马 ② 高 远 ③ 顺或随
2).①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②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 ,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 ,就会流连忘返 3).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4).高 险(峻) 清 急 六、现代文阅读
11.1)叙述(记叙) 写作经历和感悟
2)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3)用光滑的丝绸涌动,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怦然心动。
4)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歌颂美好人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5)持有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
12.1)A
2)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3)D 4)C 七、语言表达
13.(1)你也太不聪明了! (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八、作文 14.我的学校
绿草茵茵,绿树苍天,花红叶绿,这就是我的学校,一个充满绿意的天地。我们在这绚丽的世界里学习、生活、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漫步在校园的路上,茂盛的梧桐遮住了堪蓝的天空,阳光丝丝娄娄的穿过绿叶,星星点点的落在地上,当风儿轻轻地拂过时,那星星点点的阳光在地上蹦来跳去,多像深夜闪硕的群星。在梧桐的脚下刚被雨水冲洗过的叶子显得更精神了。个个伸直它们修长的腰,好似要争先恐后地要我欣赏它们的雨后风姿。看,那片宽大的叶子上有一滴雨水,在无际的叶海中来回打转转。咦,花潭中央好久有了一对含苞欲放的玫瑰?仰首眺望,花都开好了,为了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你们顶风熬雨颠簸在前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课堂上已传来了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风吹过树的声音,唱响了一曲动听的歌谣。随着铃声的响起,校园里也变得热闹起来,笑声、谈话声、喊叫声一时齐发,使宁静的校园变得热火朝天,在紧张的学习后,尽情享受这快乐的十分钟吧。西阳下的学校显得格外醉人,它正在展现它那不为人知而充满神秘的那一面。余辉下的学校变得金灿灿的,夕阳把最后的一刻留在房顶的一角,教室的一面,操场的旁边。
我欣赏着这一面,新的发现会赶走一切烦恼,它,有着无穷的魔力。有着月亮的晚上,群星闪烁,寂静的学校入睡了,只有蛐蛐在草丛中歌唱,迎接太阳的升起。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 ..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将近) ..C.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D.互相轩邈(高) 良多趣味(很,甚) ..2.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 先生的交往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B.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C.罗曼·罗兰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 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 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3.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胡髭(zī) 尴尬(gāngà) 粗劣(lüè) 两颊(jiá) .....B.侏儒(zhū) 粗糙(zào) 甲胄(wèi) 纠缠(jiū) ....C.广袤(mào) 无垠(gēn) 掩饰(shì) 鬈发(quán) ....D.敦实(dūn) 颔首(hàn) 锃亮(zèng) 长髯(rán)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春寒料俏中,大家簇(cù)拥着他,饶有兴(xīng)味地来到这家电影院。 ......
B.翘(qiáo)首企盼的那一刻终于到来了,但他还是有些胆怯(qiè),甚至有一点窒息。 ..C.晚上妈妈总忘不了给我擦点驱虫辟(pì)邪的雄黄酒,香味缭绕,伴我悄(qiǎo)然入眠。 ....D.古老的文明,镌(juàn)刻在残茅断戟上,勇敢与忠诚也记载(zài)在历史的每一页上,熠熠发......光。” 二、名句默写
6.(9分)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赞赏滕子京取得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7)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曦月(____) 属引(____) 与其奇者(____) 藻荇(____) 缥碧(____) 轩邈(____) 千转(____) 戾天(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下列各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水光山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阴里,更是美不胜收。
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换成“处处”“家家”好不好?为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9.对比阅读
[甲]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水调歌头》)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加点的字。 把酒问青天 .盖竹柏影也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3)请找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