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前教育原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5:19: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在各种教育途径中如何因人施教 因人施教的途径:正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

(一)正规教学活动:1)分区活动中因人施教:分区活动主要是一种以课程内容和功能为维度分类的教学组织。因人施教活动区应强调一种活动材料、一项活动内容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应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 2)分组活动中的因人施教: 按能力分组 因材施教应鼓励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 按活动内容分组 应考虑活动内容质的差异与活动量的差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选择一些活动或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 3)集体教学中的因人施教:采用三段式,a个体自由探索阶段b个别化指导阶段c 引导概括阶段。 4)个体活动中的因人施教:教师在科学分析儿童的特殊性的基础上予以指导和帮助,应注意扬长避短。

(二)游戏活动中的因人施教 (1)启发幼儿自己提出游戏主题 (2)指导幼儿自己分配游戏角色(3)指导幼儿组织游戏(4)

指导幼儿准备或自制游戏用的玩具或材料(5)指导幼儿自己评价游戏。

(四)环境中的因人施教: 物质环境:活动区的材料上多一些层次性,多一些特殊性;区域的设计上多一些适合个别活动、个别需要的小空间;材料的使用上多一些选择自由,增加开放程度。 精神环境:教师对幼儿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注、多信任、多自由。

10.多元智力论与因人施教的关系:根据多元理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相对独立的多个领域,而且在个体的多元智力结构中不存在哪种重要,哪种不重要的问题,同时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因人施教,就是要设计能使每种智力优势的儿童都能充分展示自己智力的课程。 1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1.效果标准:是从各种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2.效率标准:是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3.职责标准:主要是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

搜索更多关于: 学前教育原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的文档
学前教育原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49v1pwo69kcek7hm3l8mqar1rud1013bo_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