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最新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讲义: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30: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

——————————————————————————————————————

[课标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认识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的含义。

3.掌握物质的量与NA、质量、微粒数的关系。,

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1,

NA近似为6.02×1023 mol1。

3.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在以g·mol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Nm4.物质的微粒数、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NAM

-1

为单位时,其数

5.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相应物质的微粒数之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意义:物质的量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 [特别提醒]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理解,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质量”等。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而不是物理量,如同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0.012_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其近似为6.02×1023_mol1。

(2)1 mol的标准: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_kg_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n·NA。 4.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原子)质量。

-1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或

(3)关系: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为n=m/M。

1.1 mol H,1 mol H,1 mol H2的涵义一样吗?为什么?

提示:涵义不同,尽管都是1 mol微粒,但微粒种类不同,它们分别表示1 mol氢原子,1 mol氢离子,1 mol氢分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吗?

提示: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0.012 kg C-12所含有的原子数,其近似为6.02×1023 mol1。

3.0.5 mo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是多少?含有的氢原子数是多少? 提示:0.5NA;NA。

1.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表述要确切。

如:“1 mol O”表示1 mol氧原子,“1 mol O2”表示1 mol 氧分子,“1 mol O2”表示

1 mol氧离子,而不能说“1 mol 氧”。因为“氧”是元素名称,而不是微粒名称。

2.用“摩尔”可以计量所有的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但不能表示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 mol大米”。

3.NA指1 mol任何微粒的微粒数,一定要明确指出是何种微粒,如1 mo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NA,原子总数为5NA。

4.涉及稀有气体时要注意He、Ne、Ar为单原子分子,O2、N2、H2等为双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H2中含有6.02×1023个H2 B.1 mol氧含有6.02×1023个O2 C.1 mol NaCl中含有1 mol离子 D.1 mol H中含有H数为NA

解析:选AD B选项应为1 mol氧气含有6.02×1023个O2;C选项未指明离子的种类。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B.18 g水中含有水分子数为NA C.O2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1 mol CO的质量为28 g·mol1

解析:选B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A项错误;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

分子数为NA,B项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二者只是

在数值上相等,C项错误;质量的单位是g,1 mol CO的质量为28 g,而不是28 g·mol1,

D项错误。

3.O2、SO2、SO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4∶5 C.1∶1∶1

B.1∶2∶3 D.2∶2∶3

解析:选C 由题意可设O2、SO2、SO3的质量分别为2 g、4 g、5 g,又知O2、SO2、S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2 g·mol

-1,

64 g·mol1、80 g·mol1,由m=n·M,得n=m/M,三种

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g÷32 g·mol1,

4 g÷64 g·mol

-1,

5 g÷80 g·mol1,其比值为1∶1∶1。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

1.物质的量与微粒数、质量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 (公式) 主要应用 注意事项 ①NA有单位:mol1 -Nn= NA在n、N和NA中,已知任意两项可求第三项 ②求n或N时,概念性问题用NA;数字性问题用6.02×1023 mol1 -①在M、n和m中,已知任意两项mn=M 可求第三项 ②先求M,后求Mr ①在m、M、NA和N中,已知任意Nm=n=M NA三项可求第四项 ②以n恒等列代数方程式解答较复杂的问题 M的单位取g·mol1时,m的-单位取g 与N有关的问题莫忽视微粒的组成和种类

[特别提醒]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和微粒数目之间计算的桥梁,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其微粒数目或已知物质的微粒数目求其质量都是先转换成物质的量,再计算微粒数或质量。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推导过程(以H2与O2反应生成H2O为例) 2H2 + O2===== 2H2O 质量之比 4 g ∶ 32 g ∶ 36 g 计量数之比 2 ∶ 1 ∶ 2 微粒数之比 2 ∶ 1 ∶ 2 扩大NA倍 2NA ∶ NA ∶ 2NA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1 mol ∶ 2 mol

(2)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微粒数之比,也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列比例式计算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 g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46 g二氧化氮和46 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C.2 mol硝酸镁固体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 D.1 mol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解析:选D A项,18 g H2O为1 mol,含H原子数为2NA,正确;B项,依据化学式进行计算,正确;C项,Mg(NO3)2===Mg2+2NO3,2 mol Mg(NO3)2中含有NO3 4 mol,

点燃

正确;D项,未指明是哪种微粒,不正确。

2.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要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 A.1 mol C.0.50 mol

B.0.10 mol D.0.05 mol

解析:选D 2NaOH+H2SO4===Na2SO4+2H2O 2 mol 1 mol 0.10 mol n(H2SO4) n(H2SO4)=

1 mol×0.10 mol

=0.05 mol。

2 mol

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

2017-最新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讲义: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5ow5lhth6ehs64cxfu8wrp7230mk017r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