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人类的现代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热机,热机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变为内能的装置 B.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 C.使用热值大的燃料可提高热机效率 D.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使热机效率达到100% B 【解析】 【详解】
A.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其中能量的转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故A不符合题意。 B.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故B符合题意。
C.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燃料的热值大,只能说明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而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采用使用热值大的燃料,并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C不符合题意。
D.热机工作时,总要克服摩擦做功、总有部分能量散失到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一定小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所以热机效率一定小于1.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g C.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B 【解析】 【详解】
A. 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在5m/s=5×3.6km/h=18km/h,故B符合实际; C.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C不符合实际;
D. 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40℃左右最适宜,不可能达到70℃,故D不符合实际。
3.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B.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8km/h D.人洗澡最适宜的温度是50℃
A.③②① C 【解析】 【分析】 【详解】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试题分析:玩具鹦鹉紧靠凸透镜,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当在一倍焦距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且像是正立的,当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故三个像的顺序为②③①.故选C. 4.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
【解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故选:D。
【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5.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B 【解析】 【分析】
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在气体质量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详解】
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沉子的重力等于它所受的浮力,它就悬浮;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综上所述,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6.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7.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5Ω 0.8A”,灯泡标有“3V 1.5W”字样,其U﹣I图象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35W B.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V~3V C.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A~0.5A D.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9~25Ω D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可得,灯的额定电流:IL额=1.5WU==0.5A,由I=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UL额3VRPL额UL额3V===6Ω,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则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RL
IL额0.5A3V,则通过灯泡的最大电流I最大=IL额=0.5A;由I=U得: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最小R=UI最大=7.5V=15Ω,由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0.5AR滑最小=R最小?RL=15Ω?6Ω=9Ω,因为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5Ω lA”,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9Ω~25Ω,故D正确;当R滑=25Ω时,电路总电阻最大,电路电流最小,设最小电流为0.3A,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25Ω?0.3A=7.5V=电源电压,故最小电流不等于0.3A,故C错误;当R滑=25Ω时,电压表示数最小,设电压表示数最小为1V,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7.5V-1V=6.5V,由图乙知,
6.5V=0.26A, 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25?联,电流不相等,故B错误,当灯泡的电压为1V时,电流为0.35A,灯泡的功率为P=1V?0.35A=0.35W,
灯泡的电压为1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5A,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灯泡的电压最小不等于1V,故0.35W不是灯泡的最小功率,故A错误.故选D. 点睛: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和电阻,然后结合电压表的量程,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和电路中的最小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灯泡的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U=IR求出灯泡两端的最小电压,利用P=I2R求出灯泡的最小功率.
7.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 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 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 D.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 D 【解析】 【详解】
A.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根据W=Fs可知所做的功相同,故A错误.
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由于在重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吊车对重物不做功,故B错误.
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对杠铃不做功,故C错误. D.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在重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故D正确. 8.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后救火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由于电路短路引起的 C.开关的塑料外壳是不导电的,用湿手拨动开关不可能触电 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试电笔尾部金属体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家庭电路失火,应切断电源再救火,防止救火的人触电;空气开关跳闸,可能因为电路短路,也可能因为电路超负荷运行;湿手拨动开关,由于水能导电,可能会触电;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与笔尾金属体接触,形成通路,才能根据氖管是否发光辨别火线与零线。故选A。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4cm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 B.透镜距光屏6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40cm
D.如果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且像的性质不变 C 【解析】 【详解】
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4cm(像距)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可以得到:距光屏6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f<6cm<2f-------①,
距光屏34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4cm>2f------②,故B错误;
根据①②可得3cm<f<6cm,故A错误;
根据成像分析,距光屏6cm和34cm成实像是两个互逆的光路,所以u1=v2,v1=u2,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6cm+34cm=40cm,故C正确;
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但是成像的性质正好与原先相反,故D错误. 10.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示意图,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丁、乙、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