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市2018-2019学年中考语文第五次阶段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运用(30分)
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子曰:“默而志之, ▲ ,诲人不倦,何有于哉?” (《论语》)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观沧海》) (3)出淤泥而不染, ▲ 。 ( ▲ 《爱莲说》) (4) 人生自古谁无死, ▲ 。 (文天祥《 过零丁洋 》) (5) ▲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6)《游山西村》中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道理相似的诗句是 ▲ , ▲ 。
(7)中国古典诗句写到“酒”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你积累的名句(上下句)。 ▲ , ▲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
B.前段时间,日本政府处心积虑,在钓鱼岛问题上大做文章,想故意混淆视听,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让....更多的人更清楚地知道了钓鱼岛的主权是属于我们中国的。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3.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几个单位的领导都亲临事发现场,指挥火场抢救工作。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
你见过活着的珊瑚吗?它生活在清撤的海底。在海水的怀抱里,它是柔软的,所有小小的触觉都在水
中轻轻地一张一合,似乎每一阵流水的波动都在柔柔地bō( ▲ )动着它的心弦( ▲ )。在寂...寞宁静的海底,珊瑚就像一个沐浴在爱情的之中的女子,每一丝每一缕都是生命,每一分每一寸都有光彩; ▲ , ▲ 。可是如果采珊瑚的人毫不怜惜地把它带出水面,珊瑚就会变得无比坚硬。在远离大海的地方,珊瑚只是一具僵硬的骨胳。在自然界,有些生物比人类还要有尊严。当生命遭到无情的践踏时,它们会用改变、放弃、甚至死亡来hàn( ▲ )卫自己的尊严。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点写出拼音。(3分) (2)这一段文字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3)请仿照前面的句式,将 ▲ 续写完整。(2分) 5. 名著阅读题。(6分)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2)、请简要写出连接本故事之前和之后鲁智深的故事情节。(3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两节,完成6~7题。(5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6. 品读这首诗,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2分)
7. 从表现手法来看,你最欣赏第一节,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普少习吏事 ..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D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素/又留蚊于素帐中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3分)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3分)
11.请结合甲、乙文中的晏子和唐雎在外交斗争中的取胜策略有何不同?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作为国家的外交使者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3分)
秋韵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嘚嘚”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欢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 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风庐散记:宗璞自选精品集》) 12、作者在开头部分是怎样写“秋天的萧索气象”的?(3分)
13、作者把小湖周围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除湖以外,还写了哪些景象?(4分) 14、作者说“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她要寻找的韵致是什么?(3分)
15 、文本是写秋的文章,可为什么要写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时讣告上的遗诗?(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对付禽流感,我们准备好了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