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4.(10分)实验室常用如图的一些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 (填序号)为发生装置;写出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收集CO2应选用 (填序号)装置,理由是
25.(4分)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为了弄清原因,他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验证,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以下内容。
问题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一: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取少量未通入
CO2的澄清石
灰水
于试管中,向试
管中滴加 试剂。
溶液 色 猜想的结
论正确
原因二:产生的CO2中带有将盐酸与石灰石有 沉淀
HCl气体
反应生成的气体 通入 试剂中。
五、计算题(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Ca-40Na-23 26.(5分)工业上常用熟石灰(主要成份:Ca(OH)2)和纯碱(主要成份:Na2CO3)混
产生
合加工制取烧碱(化学式:NaOH)。请问:工业上制取40吨烧碱,需要消耗含Na2CO3质量分数为90%的纯碱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 B、白炽灯在通电时,会发光发热,但是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有气体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给水加热,水中的氧气逸出,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有沉淀生成,是变化的现象,不是特征。给澄清的石灰水加热,有沉淀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描述的是导电性、导热性,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分)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水 C.氮气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O2占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B、其它气体(包括水蒸气)和杂质占0.03%,水蒸气含量小于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C、N2占7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正确。 D、CO2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4.(3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