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6:23: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省滨州市2019年中考试卷

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类物质,可用于制玻璃,故A错误;B、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属于化合物,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B错误;C、食盐的化学式为

NaCl,属于盐,可用作调味品,不能用于除铁锈,故C错误;D、酒精的化学式为CH3CH2OH,属于有机物,

具有可燃性,能用作燃料,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 3.【答案】D

【解析】解:A、图为禁止吸烟标志,故A错误;B、图为禁止鸣笛标志,故B错误;C、图为回收循环利用标志,故C错误;D、图为节约用水标志,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 4.【答案】B

【解析】解: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20g?10%?2g,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20g?2g?18g(合18 mL),应用规格为20 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1 / 10

故选:B。 【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 5.【答案】A 【解析】解:A、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故A错误;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物质,所以要严禁烟火,故B正确;C、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C正确;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故D正确。故选:A。 【考点】促使燃烧的方法,爆炸的知识。 6.【答案】D 【解析】解:由于R元素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物质中R、O元素的原子个714数比?:?1:2,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 1616氧元素显?2价,设氧化物中R元素化合价为x,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x?(?2)?2?0,解得x??4。故选:D。 【考点】化学式的推断与化合价的计算相结合。 7.【答案】D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考点】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8.【答案】C 【解析】解: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该选项说法正确;B、Na?的结构示意图是⑥,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①②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学式为Na2O的化合物,这是因为氧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书写出氧化钠的化学式,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考点】元素周期表。 9.【答案】B 【解析】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 2 / 10

加了41%?25%?16%,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丙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0.【答案】C

【解析】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不可能精确为12.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考点】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 11.【答案】C

【解析】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错误。C、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质量增加,故正确。D、石灰石化学性质稳定,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C。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 12.【答案】A

NH4H2PO4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和氮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CO(NH4)2A、B、【解析】解:故A正确;

中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氮元素,所以属于氮肥。故B错误;C、Ca2(PO4)3中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磷元素,D、K2SO4中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钾元素,所以属于钾肥。A。 所以属于磷肥。故C错误;故D错误。故选:【考点】化肥的分类方法。 13.【答案】A

3 / 10

【解析】解: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乙、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甲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乙、丙>铜>甲;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乙、丙均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乙,则丙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丙>乙>甲。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应用。 14.【答案】A

【解析】解:A、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在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中,仍满足只有一种元素,但该物质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故此选项错误。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错误。故选:A。 【考点】逻辑推理。 15.【答案】B

A、【解析】解: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呈黄色,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2?、CO3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离子共存。 16.【答案】B

【解析】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B、项所选试剂正确。灼热铜粉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错误。C、H2SO4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故选:B。 【考点】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二、填空题 17.【答案】(1)2N (2)3Fe2+ (3)4CH4

4 / 10

2?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h06192zj1x2cx44e354ncj33s24s019o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