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港里第一次工作面注浆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3:53: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港里1#矿体进风井井筒

第一次工作面探水预注浆效果评价

中煤五建三处第七工程项目部

2011年5月24日

港里1#矿体进风井井筒

第一次工作面探水预注浆效果评价

一、工程概述

港里铁矿位于莱芜市城北8至12 km处,勘察钻孔位于莱芜市张家洼港里铁矿边缘,口镇以南,港里村东侧,汇河两岸,交通较为便利。进风井距离莱新铁矿的2#副井13.521km,该矿的进风井距离回风井约818.2m。

港里铁矿设计进、回风井两个井筒,井筒均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其中回风井表土段采用旋喷法通过。

根据《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港里铁矿进、回风井井筒基岩段工作面探水、注浆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部施工计划,按照4月29日探水注浆专题会议纪要,为确保进风井井筒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待井筒掘砌垂深230.4m后,暂停井筒掘砌,进行第一次工作面探水预注浆施工,注浆垂深231~331m,探注段高为100m。 二、地质概况:

本次探水注浆所穿过地层如下所述

角砾岩:236.5~243.7m,层厚7.2m:灰~灰绿色,角砾状结构,裂隙发育,角砾母岩成分主要为灰岩及闪长岩,角砾呈棱角及次棱角状,直径一般10~40mm,最大80mm,为泥质及砂质胶结。岩芯多呈柱状,少呈块状,岩芯采取率100%,RQD78%。

破碎带:243.7~245.7m,层厚2.0m:杂色,岩芯呈碎块及砂土状,可见灰岩角砾,岩芯采取率约80%。

微晶灰岩:245.7~265.4m,层厚19.7m:灰~青灰色,局部为灰白色,微晶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裂隙较发育,多充填黄褐色粘土及重结晶方解石,未见溶孔。岩芯多呈块状及短柱状,少呈长柱状,岩芯采取率90%,RQD40%。

破碎带:265.4~266.8m,层厚1.4m:杂色。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多蚀变,岩芯呈碎块及砂土状。

花岗闪长岩:266.8~278.1m,层厚11.3m:灰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斜长石及角闪石,裂隙很发育。其中266.8~268.2m、274.4~276.8m、277.4~278.1m岩芯多呈块状,少呈柱状,其他地段岩芯多呈柱状,少呈块状。岩芯采取率95%,RQD27%。268.6~269.0m为青灰色短柱状微晶灰岩。

1

微晶灰岩:278.1~296.3m,层厚18.2m:青灰色,微晶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裂隙较发育,多充填黄褐色粘土及重结晶方解石,未见溶孔。岩芯采取率90%以上。其中278.1~279.1m岩芯呈碎块状;279.1~280.5m岩芯呈灰绿色,块~短柱状;280.5~280.8m为灰绿色蚀变闪长岩;280.8~281.6m岩芯呈碎块状,少呈短柱状;281.6~282.9m岩芯多呈柱状,少呈块状,RQD约70%;282.9~283.7m岩芯呈碎块状;283.7~290.6m岩芯多呈块状,少呈长柱状,RQD13%,偶见溶孔,直径5~10mm,充填红褐色粘土;290.6~292.7m岩芯多呈柱状,少呈块状,RQD29%;292.7~294.0m岩芯呈碎块状;294.0~296.3m岩芯多呈柱状,少呈块状,RQD80%。

变质闪长岩:296.3~297.9 m,层厚1.6m:灰褐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多蚀变,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角闪石,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柱状,少呈碎块状,岩芯采取率95%,RQD60%。

微晶灰岩: 297.9~318.9m,层厚21.0m:灰~青灰色,微晶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其中297.9~310.3m裂隙很发育,多充填黄褐色粘土、重结晶方解石及蚀变闪长岩,岩芯多呈块状,少呈柱状,岩芯采取率约90%,RQD14%;310.3~318.9m裂隙发育,多充填黄褐色粘土及重结晶方解石,岩芯多呈柱状,少呈块状,岩芯采取率96%,RQD50%。

闪长岩: 318.9~320.8m,层厚1.9m:灰白色~灰黄色,局部呈杂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少量角闪石,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长柱状,少呈块状,岩芯采取率98%,RQD95%。

辉长岩:320.8~323.8m,层厚3.0m:灰绿色,局部呈灰褐色,辉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辉石,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少呈柱状,岩芯采取率90%,RQD25%。

变质闪长岩:323.8~327.1m,层厚3.3m:灰白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少量角闪石,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少呈柱状,岩芯采取率95%,RQD17%。

辉长岩:327.1~330.4m,层厚3.3m:灰绿色,辉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辉石,裂隙很发育,岩芯部分呈碎块状,部分呈柱状,岩芯采取率90%,RQD50%。

变质闪长岩:330.4~331.6m,层厚1.2m:灰红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及角闪石,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少

2

呈柱状,岩芯采取率95%,RQD25%。 四、水文地质概况

本次探水预注浆主要通过含水层为石炭系基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位于井筒垂深241.4~411.1m,厚169.7m,涌水量26.66m3/h。

第三系地层为盆地内主要隔水岩层,由于第三系隔水层较厚,厚度达到约237.3m,所以地表水和第四系水与基岩裂隙水水力联系较弱。根据水位变化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认岩层含水段为承压含水层。根据设计要求,针对进风井岩层进行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成果见下表。

进风井基岩裂隙含水层抽水试验成果表

钻孔直径 提水试验 起止时间 单位涌水量q1 单位涌水量q2 选用公式 91mm 自2008.2.18 至2008.2.19 3.31×10L/s.m 3.30×10L/s.m K?-3-3静止水位 水位变化S1 水位变化S2 198.7m 54.4m 72.2m 水温 涌水量Q1 涌水量Q2 13° 0.18L/s 0.22L/s 0.1501m/d 渗透系数K1 0.1074m/d 平均渗透渗透系数K2 0.1928m/d 系数Kcp 0.366Q(lgR/r) RMS?10SK 基岩裂隙水涌水量计算

公式选取:Q=2лKSr (承压水井底进水非完整井) 式中:K=0.1501m/d; S=411.1-241.4=169.7m; r=4.0m。

涌水量:Q2=2×3.14×0.1501×169.7×4.0=639.86m3/d=26.66 m3/h 结论:进风井总涌水量:Q进=Q1+Q2=26.664 m3/h。

四、探水注浆情况

本次探水注浆于5月7日进行平台搭设,埋设孔口管,铺设止浆垫施工,止浆垫厚度3.1m,砼标号C40。利用止浆垫凝固期间,进行壁后注浆,对井筒局部出水点进行封堵。5月12日进行孔口管开孔、试压,试压完成后注浆,截止05月24日,累计施工18天。

本次探水注浆设计布置4个探注孔,1#布置在井筒北面,按顺时针编钻孔序号,分别为1#、2#、3#、4#。

本次注浆施工在工作面施工搭设工作平台,利用井壁固定2台ZDY650 型液压钻机及两台QKZ-100B型潜孔钻机进行造孔作业,通过地面注浆机及

3

搜索更多关于: 港里第一次工作面注浆总结 的文档
港里第一次工作面注浆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hqk9wc8o5s23r4aji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