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一、我会填 :(10分)
1、膨胀(变大) 2、热胀冷缩 3、膨胀 收缩 热胀冷缩
4、上升 下降 5、 35摄氏度 0℃ -20℃ 二、我会选 :(12分)
1、A 2、B 3、A 4、 B 5、B 6、C 三、我会判断:(7分)
1、√ 2、× 3、× 4、× 5、× 6、√ 7、√
四、科学与生活:(7分)
放入冷水的那只鸡蛋皮好剥。 (2分) 这种做法应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2分)
因为物体遇冷会收缩,蛋壳与蛋白受冷收缩,但是收缩的程度不一样,蛋白收缩的大,蛋壳收缩的小,所以容易剥掉。 (3分) 五、我来告诉你 :(6分)
放在热水中烫一烫就能拧开。(2分)
因为钢笔内有空气,放入热水中钢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这样容易拧开。
(4分)
六、实验探究:(8分)
猜想: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分) 方案:(6分)
1、把气球倒着套在锥形瓶口,用线扎紧,把锥形瓶放入装有
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把锥形瓶取出,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岩石》
一、我会填 :(10分)
1、 植物生长 风化 2、花岗岩 石灰岩 3、石灰岩 大理岩 4、石英 云母 5、二氧化碳 6、放大镜
二、我会选 :(12分)
1、A 2、B 3、C 4、D 5、C 6、B 三、我会判断:(6分)
1、× 2、√ 3、√ 4、√ 5、√ 6、× 四、生活中的科学:(4分)
这座大桥是用石灰岩建造的。 因为石灰岩遇盐酸冒泡并且较硬。 五、有问必答:(8分)
岩石会出现裂缝或破裂的现象。(2分)
因为岩石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收缩的程度不一样,导致岩石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以产生裂缝,就会破裂。(6分)
六、自然探秘:(10分)
主要从岩石的颜色、形状、结构、滴盐酸等方面进行研究。(2分) 研究方法:(8分)
1、看 用眼睛观察岩石的颜色。
2、摸 用手摸岩石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棱角是否分明。 3、刻 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测试软硬程度。 4、滴盐酸 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观察是否冒气泡。
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一、查漏补缺:(10分)
1、空气 水 2、腐殖质 3、植树造林 4、冒气泡 空气 5、水 土壤 6、水 水分 二、珠海拾贝:(14分)
1、A 2、C 3、B 4、B 5、B 6、C A 三、我会判断:(8分)
1、√ 2、× 3、√ 4、× 5、√ 6、× 7、√ 8、
×
四、一起来实验:(12分,前8个空每个1分,最后的空4分)
实验步骤 把土壤放进盛有 水的烧杯里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搅拌,然后静置 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把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 玻璃片上有一些 “脏”痕 冒烟,有糊味 含有能燃烧的腐殖质 含有溶于水的无机盐 土壤分层沉降 含有砂和黏土 实验现象 有气泡冒出 原因 土壤里含有空气 实验结论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空气、水、砂、 黏土、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 五、有问必答:(6分)
实验方案:1、准备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着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2、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留下的水收集起来,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容易使水流失;没有的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
期 中 测 试
一、查漏补缺:(1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