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已知,求出
BEAE,即可证得DC∥AB。 ?DECE (3)分AD∥BC和AD与BC所在直线不平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9.(上海市2008年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
y??x2?bx?3的图像经过点A(?1,0),顶点为B.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B的坐标(5分);
(2)如果点C的坐标为(4,0),AE?BC,垂足为点E,点D在直线AE上,DE?1,求点D的坐标(7分).
2【答案】解:(1)∵二次函数y??x?bx?3的图像经过点A(?1 0),,
∴0??1?b?3,得b?2。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2x?3。[来源:中.考.资.源.网]
则这个二次函数图像顶点B的坐标为(1 4),。 (2)过点B作BF?x轴,垂足为点F。
在Rt△BCF中,BF?4,CF?3,BC?5, ∴sin?BCF?4。 5AE4AE?。,又AC?5,可得55AC 在Rt△ACE中,sin?ACE?∴AE?4。
过点D作DH?x轴,垂足为点H。由题意知,点H在点A的右侧, 易证△ADH∽△ACE.∴
AHDHAD。 ??AECEAC 其中CE?3,AE?4。设点D的坐标为(x,y),则AH?x?1,
DH?y。
①若点D在AE的延长线上,则AD?5,得
x?1y5??, 435 3)。 ∴ x?3,y?3。∴点D的坐标为(3, ②若点D在线段AE上,则AD?3,得 ∴ x?x?1y3??, 43597?79? ?。 ,y?。∴点D的坐标为?,55?55?- 17 - / 23
?。 综上所述,点D的坐标为(3, 3)或?,【考点】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分析】(1)根据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关系,由二次函数y??x?bx?3的
?79??55?图像经过点A(?1,0),可求得b?2,从而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把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y???x?1??4,可得这个二次函数图像顶点B的坐标为(1 4),。 (2)过点B作BF?x轴,垂足为点F,过点D作DH?x轴,垂足为点H。分点D在AE的延长线上和点D在线段AE上两种情况分别求出点D的坐标为(3, 3)或
2?79? ?。 ?,55??10.(上海市2010年12分)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bx+c过点A(4,0)、B(1,3) .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E,
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F,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求m、n的值. 【答案】解:(1)将A(4,0)、B(1,3)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
2???4?4b?c?0 ?2,解之得:b=4,c=0
???1?b?c?32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
将抛物线的表达式配方得:y??x2?4x???x?2??4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顶点坐标为(2,4)。 (2)点p(m,n)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为点E(4-m,n),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点F(4-m,-n)。[来源:学.科.网] 则四边形OAPF可以分为:△OFA与△OAP,
2- 18 - / 23
∴
SOFAP?S?OFA?S?OPA=
S?OFA?1?OA?n2+
S?OPA?1?OA?n= 4n=20 2 ∴n=5。
∵点P为第四象限的点,∴n<0,∴n= -5。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m=5。
【考点】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抛物线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
【分析】(1)根据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关系,将点A、B的坐标代入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b=4,c=0,得到抛物线的表达式。将表达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到点E和F的坐标,由已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
列式求出n, 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得m。
11.(上海市2011年12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1),一次函数y?3x?3的图 像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y?3x的图像
42上,且MO=MA.二次函数y=x+bx+c的图像经过点A、M.
(1)求线段AM的长;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
像上,点D在一次函数y?3x?3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
42
【答案】解:(1)在一次函数y?3x?3中,当x=0时,y=3。∴A(0,3)。
4∵MO=MA,∴M为OA垂直平分线上的点,而OA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为y?又∵点M在反比例函数 y?3x上,∴M(1,
23。 23)。 2又∵A(0,3).∴AM=
2
13。 2(2)∵二次函数y=x+bx+c的图象经过点A、M.可得
- 19 - / 23
35??5?1?b?c??b?-2
xx+3。,解得。∴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y22??2???0?0?c?3?c?3(3)∵点D在一次函数 y=y?3x?3的图象上,
42则可设D(n, 3n?3),设B(0,m)(m<3),C(n, n?45n+3)。 2∵四边形ABDC是菱形,
2∴| AB |=3—m,| DC |=yD?yC = 3n?3-(n?45132n+3)n。= ?n? 245?3?| AD |=?n?0???n?3?3??n
4?4?222∵ | AB |=| DC |,∴3-m= ?n?13n①。 45∵| AB |=| AD |,∴3-m= n②。
4解①②得,n 1=0(舍去),n 2=2。
2将n=2,代入C(n, n?5n+3)。∴点C的坐标为C(2,2)。 2【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关系,待定系数法,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1)先求出根据OA垂直平分线上的解析式,再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求出线段AM的长。
(2)二次函数y=x+bx+c的图象经过点A、M.由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
数的解析式。
2(3)可设D(n, 3n?3),,C(n, n?2
45n+3)且点C在二次函数y=x22-
5x+3上,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 AB |=| DC |,| AB |=| AD |,得到方程求解即可。 212.(2012上海市10分)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当生产数量至少为10吨,但不超过50吨时,每吨的成本y(万元/吨)与生产数量x(吨)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2)当生产这种产品的总成本为280万元时,求该产品的生产数量. (注:总成本=每吨的成本×生产数量)
- 20 - /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