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H4 (g) + H2O(g) = C2H5OH (g) △fGm? (kJ·mol-1) 68.178 -228.59 -168.6 分别计算 298.2K和 500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K?。
解:(1)因为△rGm?=-168.6-68.178+228.59=-8.268 kJ·mol-1 △rGm=-RTlnK
lnK?=△rGm?/(-RT)=-8.268*103/(-8.314*298.2)=3.3025
所以K?=27.18(298.2K)
(2) ln(K2/K1)=【△rHm? *(1/T1-1/T2) 】/R
lnk2/27.18=-46.02*1000*(1/298.2-1/500)/8.314 lnk2/k1=7.5 K2=0.01516
5. 已知 Ag2CO3(s)在 298.2K时的分解反应
Ag2CO3(s)=Ag2O(s)+CO2(g) 的△rGm?=12.89 kJ·mol-1, 求: (1)标准平衡常数;
解:△rGm?=-RTlnK?=-8.314*298.2*lnK?=12890
lnK?=-5.2 ?-3 K=5.521*10
(2)若大气中含 0.1%的CO2(体积) ,298.2K时Ag2CO3 在大气中能否自动分解? 解:能自动分解
第五章 相平衡
第9页共27页
?
?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外压越大,沸点越高。 ( √ ) 2. 在适当的压力下,水蒸气可以直接凝结为冰。 ( √ ) 3. 水蒸气、 液态水和冰有可能同时共存。 ( √ ) 4. 杠杆规则适用于任何两相平衡区。 ( √ ) 5. 在单相区,物系点与相点重合;在多相区,物系点与相点不重合。 ( √ ) 6. 可以用精馏方法分离双组分系统的恒沸混合物。 ( × ) 7. 温度越高,两种液体的相互溶解度越大。 ( × ) 8. 两种固体混合后的熔点降低。 ( √ ) 9. 对于二组分系统, 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其在液相中的浓度。 ( × ) 10. 溶液的沸点一定介于组成该溶液的纯组分沸点之间。 ( × )
二、选择题(选1个答案)
1. 关于克-克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 A.适用于任何两相平衡 B.适用于气-液平衡和气-固平衡 C.适用于固-液平衡和气-固平衡 D.适用于气-液平衡和液-固平衡
2. 已知A和B可以形成最低恒沸混合物,纯A的沸点低于纯B的沸点。对某一比例的A和B混合物进行精馏, 。 ( C ) A.塔底得到纯 A,塔顶得到纯 B B.塔底得到纯 B,塔顶得到纯 A
C.塔底得到纯 A或纯 B,塔顶得到最低恒沸混合物 D.塔底得到最低恒沸混合物,塔顶得到纯A或纯B
3. 乙醇和乙酸乙酯完全互溶,当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462时,形成恒沸物。若用精馏方法分离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35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 。 ( B ) A.只能得到纯乙醇 B.只能得到纯乙酸乙酯
C.能够得到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 D.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都不能得到
4. 对于双组分完全互溶系统的恒沸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A.气液两相的组成相同 B.液相中两种组分的含量相同 C.气相中两种组分的含量相同
D.较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高于在液相中的含量
5. 对于双组分部分互溶的液-液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 A.升高温度能够使之完全互溶 B.降低温度能够使之完全互溶
C.升高或降低温度都能够使之完全互溶
D.改变温度能否使之完全互溶取决于给定的系统
6. 组分A和B沸点TA > TB,两者可构成最高恒沸物,组分为E。现将任意比例的A和B混合,于精馏塔中蒸馏,则塔顶馏出物为 。 ( D ) A.纯A B.纯 B C.恒沸物E D.可能为A,也可能为B
7. 简单低共熔双组分系统T-x相图如图所示。当物系点M随温度下降时,固相物质与液相物质重量的比值 。 (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8. 双组分系统的最低共熔点,由 相组成。 ( D ) A.0 B.1 C.2 D.3 三、填空题
第10页共27页
1. 在常温常压下,由 O2(g) 、N2(g) 、CO2(g)和 H2O(l)等四种物质组成的平衡系统含有 2 相。
2. 碳酸钠与水可以形成三种含水盐。在一个大气压下,最多可以得到 2 种与冰共存的含水盐。
3. 碳酸钠与水可以形成三种含水盐:Na2CO3·H2O(s)、Na2CO3·7H2O(s)和 Na2CO3·10H2O(s)。在常压下,Na2CO3(s)与 Na2CO3 溶液及一种 Na2CO3 含水盐(s)三相平衡,则该含水盐含有 1 个水分子。
4. 硫酸与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物:H2SO4?H2O(s)、H2SO4?2H2O(s)和 H2SO4?4H2O(s)。常压下,H2O (s) 与 H2SO4 溶液及一种 H2SO4 水合物(s)三相平衡, 则该水合物含有 4 个水分子。 5. 单组分系统三相点的自由度等于 0 。 6. 双组分系统恒沸点的自由度等于 0 。
7. 在相图中,代表系统总组成的点 称为物系点。
8. 在相图中,代表各相组成的点 称为相点。
9. 已知 A和 B不会形成恒沸混合物,纯 A的沸点低于纯 B 的沸点。对任一比例的 A和 B混合物进行精馏,塔底馏出物是 纯B 。
10. 固体混合物在某个比例时的熔点最低,该熔点 称为最低共熔点。
四、问答题
1. 对于二组分系统相图,是否必须保持温度或压力恒定?为什么?
答:要在平面上绘制相图,变量数不能大于2,及自由度不能大于2。根据相律:f=K-Ф+n,当相数Ф最小时,自由度f最大。将K=2和最小的Ф(Ф=1)代入相律,得f=2-1+n小于等于2,n小于等于1,因此对于二组分系统相图必须保持温度或压力恒定。 2. 什么是恒沸混合物?
答:气液平衡时两相组成相同的混合物。 3. 什么是共轭溶液?
答:两个平衡共存的液相互称为共轭溶液。 4. 什么是上临界溶解温度?
答:两种液体能够以任何比例完全互溶的最低温度。
5.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高,沸点就越低;而由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表明,液体温度越高,饱和蒸气压愈大。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沸点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压时对应的温度。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一般不同,饱和蒸汽压高的液体,其饱和蒸汽压等于外压时所需的温度较低,故沸点较低,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是用于计算同一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的,温度越高,液体越易蒸发,故饱和蒸汽压越大。
五、计算题
1. 已知水的气化热为△H=40.67kJ·mol-1,求 p=404.13kPa 时水的沸点。 解:lnP2/P1=△H(T2-T1)/RT1T2
P1=101.32kPa TI=100+273=373K P2=404.13kPa △H=40.67kJ·mol-1
ln(404.13/101.32)=40670*(T2-373)/(8.314*373*T2) T2=144.1℃
2. 乙酰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它的蒸气压方程为lnp=-5960/T + B 此试剂在正常沸点 181℃时部分分解,但在 70℃是稳定的。用减压蒸馏法提纯时,压力应减低到多少?并求该试剂的摩尔气化热。
第11页共27页
解:1)已知正常沸点181℃时的压力是P1101.325kpa,代入方程 lnP1=(-5960/T1)+B
ln101.325=(-5960/454)+B B=17.746
已知稳定温度70℃代入方程 lnP2=(-5960/T2)+B
lnp2=(-5960/343)+17.746
lnp2=0.3699 P=1454pa 2)-△vapHm/R=5960
-△vapHm=5960*8.314=49.55KJ/mol
3. 如图所示,当 T = t1 时,由 8mol A与 2mol B 组成的二组分固-液平衡系统的物系点为 O点,液相点 M 所对应的液相组成为 B(l)x =0.5,固相为纯 A,求此时平衡共存两相的量。 解:根据杠杆规则:ns/nl=(0.5-0.2)/0.2=3/2
由于ns+nl=8mol+2mol=10mol 所以ns=6mol nl=4mol
4. 以下是对硝基氯苯和邻硝基氯苯在常压下的固——液平衡相图。 (1)分别说明图中四块区域由哪些相组成。
解:A区(上面):液相
B区(中左):液相+固相邻硝基氯苯
C区(中右):液相+固相对硝基氯苯 D区(下面):固相邻硝基氯苯+固相对硝基氯苯
(2)当 70g 对硝基氯苯和 30g 邻硝基氯苯高温熔化后再冷却至 50.10℃时(即相图中的点 a,
液相组成为:对硝基氯苯重量百分含量为 60.18) ,每个相的重量多少? 解:根据杠杆规则:
ns/nl=(70-60.18)/(100-70)=9.82/30
ns=(70+30)*[9.28/(30+9.82)]=24.66g nl=(70+30)*[30/(30+9.82)]=75.34g
第六章 电化学
第12页共27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