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研过来人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38: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违背道德规范,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处于违法犯罪边缘的行为。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品德不良的含义。品德不良包括三种类型:作弊行为、诚信及文明礼仪缺失、责任意识淡薄,考生须熟悉,会以名词解释、简答题的方式出现。相关复习重点及要求: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和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内涵极为丰富,对以培养人为专门特点的教育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意味着肯定教育的根本主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人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尽可能地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启发每个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引导每个人保持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和个人自身的和谐,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公民,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

9 / 25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教育还不就是人的发展,人的个性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论有多大作用,但它毕竟还只是人的发展的外因,必须经过人的发展的内因,经过人的自我教育,才能转化为人的个性素质。因此,教育必须尊重人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发、培养、引导、激励和发挥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动性。

(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既是个人的为人立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不能不是一个必然的战略性举措。

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同

10 / 25

时又面对知识社会时代的来临,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成了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力乃至第一霸权。这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知识技术,培养创新性人才。

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人们看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时只留意它的经济功能,津津乐道“人力资本”理论,这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窄化了。其实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价值提升,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睦演变,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平的拓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都会起到独特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育的功能,特别是社会功能。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两方面。社会对教育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要予以重视。此题分别论述教

11 / 25

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两方面即可,将来以论述题方式呈现的几率比较大。未来一个考查重点是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包括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两方面。 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参考答案】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上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

备好课,必须做好下述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 (二)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呢?无疑,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科学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下述要求。(1)明确教学目的。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的质量要求。(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内在动力。(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5)组织好教学活动。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6)布臵好课外作业。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12 / 25

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研过来人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nur97mel99g5n13tny9pg7z7hdvh00tf7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