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制作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6 18:4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岭子中心校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

岭子岭中附小于明霞

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岭子中心小学赵新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3~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画角。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1.主题图教学。

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课堂中间,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猜测)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师说:“图图还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画呢!想看一看吗

出示课本23页的主题图后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三角板,三角板上还有角;

生2:有很多的角,爷爷手中拿的剪刀上有角,足球场地上有角…… 师:对了,这幅图中有许许多多的角,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2.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马长大了,今天小马又帮妈妈做事,要独自一人到河对岸去磨面,临走时,妈妈告诉他:“过河的时候,要选有“角”的图案标志走,,那里水浅,其他的地方水深,会淹死的。”小马来到了河边,果然,看见河里竖着3个牌子,上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可哪些图案才是角呢(出示23页的例1图:剪刀、饮料筒上的弯管、水龙头图。)

二、探索新知 1.在实物中找角。

⑴师:河里的牌子上都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⑵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四种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板书课题:可爱的角)

⑶做一做中的第1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变“静”为“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⑴现在,用一个小圆点来代替图钉,如果用两条直直的线来代替两根硬纸条,你们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还是先来看看大屏幕吧!(课件演示将图钉和两根硬纸条隐去,出现几何图形角。)

【这里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突破重点;巧用媒体的动画特点,从实物过渡到图形,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

②你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吗快把书翻到39页,在这页中找答案。(学生自学。)

③请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依次出示。) ⑵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

【这个环节用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学,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体现了我们河南省灵宝市数学实验课题“引导──自学”中的“我能读”。】

3.用彩纸折角。 ⑴折角

师:现在请赶快拿出彩纸,用这张纸折出可爱的角。 ⑵感知角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觉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⑶展示角

师选择生折好的各种角分别贴在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你们发现了什么(或者问学生: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师:对!角是有大有小的。 ⑷认识角

师:刚才小朋友们折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请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学生互相指)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感受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4.做活动角。

⑴师:小朋友们,我们都会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了,那如果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能不能做一个活动角呢好,请大家拿出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试做一下。

⑵学生做角。(小组合作完成) ⑶课件演示:做活动角的过程。

⑷介绍活动角:我们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的角,它可和一般的角不一样,你们看,它能动吗我们把这个能动的角叫活动角。

⑸玩角(课件演示) 游戏:听口令,变大小。

生玩后,问: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此环节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使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会新知。】

5.画一画。 ⑴生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那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学生试画) ⑵阅读课本

师:你们画对了吗请打开数学课本,仔细看下面的例2,看一看书中是怎样画角的和你画的方法一样吗(学生看书)

师问:你是怎样画的能大胆地告诉给其他的小朋友吗

三、课间小憩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

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课中安排学唱《可爱的角》这首歌曲,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

2.数角(练习八的第2题)。

师:小马看见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看看天色不早了,赶紧赶路,跑了一会儿,看见图形王国里面有许多图形,但小马不知道各有几个角小朋友们能帮助它数一数吗

【这是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难度稍加大,但学生能做出来,并且能找到练习中的规律,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

3.剪角。

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第4题能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师:小马帮助妈妈磨好了小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课件出示)回到家,妈妈问它:“聪明的孩子,你真棒!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第二课时

岭子西山学校高义江

教学内容:直角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制作教学设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phb98mqq7d82u9zjlx7yogl1itk200io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