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ine Hu 412080510 2013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的国体是(B)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 C. 工农兵代表苏维埃 D. 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 我国的政体是(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C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4.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 C )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范畴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 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是(A )
A、民主 B、自由 C、人权 D、意志 6.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B)
A、党的领导 B、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7.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
A. 联邦制 B. 民主自治 C. 各民族一律平等 D. 民族区域自治 二、多项选择题
1.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3.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AB )
A.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执政党与参政党或合作党的关系 C.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 三、辨析题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效仿西方的“三权分立”?
1 / 14
Adeline Hu 412080510 2013
[答案要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由我国国体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2)“三权分立”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它比专制权力结构优越,但它将代表民意的立法权与其他两权平行,不能体现高度民主,又容易导致议而不决和推拉扯皮现象。
(3)只有代表民意的立法权高于司法、行政权,既能体现高度民主,又能体现集中和效率。“三权分立”不适应我国国体,不能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选题
1.( C )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A先进的 B中国的 C广义的 D狭义的
2.( B )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空想社会主义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二、多选题
1.先进文化是指( BCDE )
A哲学 B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 D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 E反映时代进步潮流 2.( BCDE )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
A四有新人 B理想 C道德 D纪律 E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有( AB )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 / 14
Adeline Hu 412080510 2013
D一国两制 E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 BCDE )
A邓小平理论 B马列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ABD )
A.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 B.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C.发展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体系——经营性文化产业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答案要点:
(1).相关的理论阐述。
①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必然形成的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3 / 14
Adeline Hu 412080510 2013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 ③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意义:有利于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要求;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联系中国社会及其自己的实际进一步进行阐述。(略)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人( C )说过“和为贵”,这也是一种社会和谐的思想。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孙子
2.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B )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 A马克思 B傅立叶 C欧文 D魏特林 二、多选题
1.和谐社会包括(BCD)的和谐。
A人与地球 B人与自然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 E人与动物 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E)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安定有序 B充满活力 C公平正义 D诚信友爱 E民主法治 三、简答题
1.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第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第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第四,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第五,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六,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2.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4 /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