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陷阱训练之判断题
请独立地、认真地阅读以下内容,并判断其描述正确与否。若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错误不超过10个,则你的必修一基础知识测定为非常优秀!最后请将错误的描述加以改正。
1. 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其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三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
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从而供能。
2. ATP是一种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直接供能,但在细胞中的含量却非
常少。
3. ATP通过与ADP+Pi之间的可逆反应保障了生命活动对ATP的需求,这种相互转化的
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4. C是最基本的元素,它在细胞有机物中的含量总是最多的。
5. 一个池塘里所有的动物和所有的植物,共同组成了这个池塘的生物群落。 6. 一个蛋白质由a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成的n条肽组成,其中有m条为首尾相合的环肽,
则水解一个该蛋白质共需水分子a-n+m。
7. 一个普通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的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4n、4n和4n。
8. 一段枯木,其上生活着蚂蚁,细菌,蘑菇等,他们共同组成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生态系
统。
9. 一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CO2转移到相邻细胞中被消耗共穿过了6层磷脂双分子层。 10. 人体的生物膜系统包括了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肠系膜、眼角膜等多种膜结构。 11.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差异,其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
DNA种类不同。
12. 已知一只小白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2,则消耗的氧气与产生
的二氧化碳之比为3:5。
13. 干旱的撒哈拉沙漠的年降水量仅约100毫米,生活在该地区的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
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14. 不管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15. 从组成成分分析,可知道:染色体和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很相似。
16.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不仅参与蛋白质的加工,还参与脂质的合
成。
17.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说明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2+
18. 无机盐离子有时能直接调节生命活动,如Ca,若血液中Ca含量过高,哺乳动物会
出现抽搐等症状。
19. 水既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也可以是反应产物,如在蛋白质的脱水缩合,葡萄
糖的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等过程都有水产生。
20. 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生物,其中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水绵和黑藻属于真核
植物。
1 / 6
21. 可以分别选用甜菜、花生种子和豆浆来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2. 叶绿体的内膜上存在很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它们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
有机物中。
23.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高等植物只有叶肉细胞中才含有叶绿体。
24. 叶绿素是一类很特别的色素,其合成需要镁元素和光照条件,当光照过强时叶绿素又
容易分解。
25. 对HIV病毒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能发现:前者含有4种碱基,
而后者含有5种碱基。
26. 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
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27. 对比线粒体内膜与外膜,会发现内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远大于外膜,是因为内膜向
内折叠形成嵴的结构所致。
28. 对比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可得出:二者核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 29. 必需氨基酸是必须从外界获取的。
30. 玉米种子发育成玉米植株的过程说明了玉米种子细胞具有全能性。
31.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经过蒸馏水的适当稀释后,可以用于蛋白
质的鉴定。
32. 任何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任何细胞都含有DNA。
33.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膜上进行,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第一
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膜上进行。
34. 在观察细胞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最后的实验结果为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
现红色,说明DNA只分布于细胞核中,RNA只分布于细胞质中。
35. 在U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层只有水分子能通过的半透膜,左右分别是等体积0.5g/mL
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和高度都会高于蔗糖溶液。
36.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用圆形滤纸代替滤纸条,将会得到4个同心圆,
从内至外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37.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若在一个生物的细胞中中检测出糖原,则该生物是动物;在一个
生物的细胞中检测出淀粉,则该生物是植物。
38. 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
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39. 在光照充足且CO2充足的环境中,限制光合反应速率的内因主要是酶的活性,外因主
要是温度的影响。
40. 在同一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H2O可以直接进入叶绿体参与反应生成O2。叶绿体
产生的C6H12O6也可以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生成CO2和H2O。
41. 在同一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基质产生的CO2可以直接进入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
叶绿体内膜产生的O2也可以直接进入到线粒体内膜上参与反应并生成水。
42. 在观察DNA和RNA的实验中,需先用HCl解离,其目的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
2 / 6
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和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来。
43.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目标,待观察清晰后,转换到高倍镜下,只要
细准焦螺旋调节得当,就一定能看到欲观察的目标。
44. 在现有科技条件下,若条件适宜,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能得到体现,动物细胞的细胞核
能体现出全能性。
45. 在组成元素的种类上,甲醛、纤维素、淀粉和脂肪是相同的。
46. 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用甲基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呈短小的棒状或粒状。
47. 在某一光照强度下,C3和C5含量达到平衡,若此时增强光照,则在较短时间内,C3
含量会下降,C5含量会上升。
48. 在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
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49. 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分别用过氧化氢和淀粉来作实验材料。 50. 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CO2的检测既可以通过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
度判断,也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的时间来判断。 51.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需要加入碳酸钙以促进研磨。
52.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液是用HCl和酒精1:1混合制得,解
离的目的是杀死细胞,并是组织中的细胞分散。
53. 在鉴定实验中,选用试剂及对应颜色现象分别为: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
—苏丹Ⅳ—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54. 如果一个细胞不具有叶绿体,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
55. 如果抑制植物根的有氧呼吸,将会影响细胞对K、Na和水的吸收。 56. 如果使用淀粉的分解速率来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可以用斐林试剂与之反应的砖红色
深浅来代表因变量。
57. 年幼的个体中也存在衰老的细胞,这部分细胞新陈代谢缓慢,水分减少,结合水比例
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58. 当个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相关细胞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会密切协
作,将性激素分泌到细胞外。
59.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
胞。
60. 有些原核细胞尽管不具有线粒体,却依然能完成有氧呼吸,而有些真核生物却不能完
成有氧呼吸。有些原核细胞尽管不具有叶绿体,却依然能完成光合作用,而有些真核生物却不能光合作用。有些原核细胞尽管不能光合作用,却依然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有些能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却有很多细胞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61. 有氧呼吸对能量的利用效率很高,大约为40%,其余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这部分热
对于维持动物的体温有重要作用。
62. 有氧呼吸是细胞利用葡萄糖供能的主要途径,如果将葡萄糖和线粒体共同置于一个试
管中,将会消耗氧气产生CO2和水,并产生大量能量。
63. 有氧呼吸是指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
3 / 6
并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
64. 两位荷兰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的成分时,发现,若将涨破得到的膜结构在空气-水界
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如果换做大肠杆菌,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
65. 抗体、胰岛素和K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6. 乳酸菌通过内质网对来自核糖体的多肽链进行加工并折叠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 67. 实现主动运输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载体蛋白以及细胞提供能量,反过来,需要载体蛋白
或者需要能量供应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68. 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共有20种,都符合结构通式: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
且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上。
69. 细胞内外溶液差浓度将决定自由扩散的速率,极大的影响协助扩散的速率,同时,对
于主动运输的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70.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凋亡是细
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
71. 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核中具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配
子不具有全能性。
72. 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指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揭
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
73.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总是不断地从外界环境吸收物质,因此没有一种元素为细胞
所特有。但是同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在细胞与细胞间、个体与个体间、生物与非生物间又存在很大差异。
74.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功能基础。 75.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基础。
76.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
77.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膜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二者的对比包括前者为
单层膜,后者为双层膜;前者为连续膜结构,后者含有核孔为不连续膜结构;大分子蛋白质进出二者均穿过0层膜。
78.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
胞癌变。
79.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核DNA、rRNA、tRNA,
但mRNA不同,蛋白质也不同。
18
80. 若分别用O标记的H2O和CO2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释放的氧气的质量比将会是9:8。
81.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在现实中,叶绿体沿顺时针方向流
动。
82. 若突然升高环境CO2浓度,其他条件不改变,则横轴为光照强度,纵轴为CO2吸收量
的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将会向右移动。
83. 将小白鼠与青蛙均从30℃转移至0℃的环境中,青蛙的氧气消耗量将多于小白鼠。
4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