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英美文化对比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作用终结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3:59: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英美文化对比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作用

摘要:在亚洲人的认知观里,常常将英美文化并提,似乎这二者是不存在差异的,其实不然。本文就从四个方面,即英美两国的语言、英美两国的文学、英国的贵族制度和美国的西进运动、英美两国的社会保障等对其作出对比性分析,以期对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作出某些启发性指示。

关键词:英美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一、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英语是当今世界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本属同一种语言,但从17世纪开始的三百多年中,美洲的英国殖民地产生了一种不同于英国本土语的英语。一般而言,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发音、词汇上的差异较大,在语法上的差异则较小。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词上的用法上也有很多不同。下面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例子。(Br. E表示英式英语,A. E表示美式英语)

Br. E A. E

电梯 lift elevator

人行道 pavement sideway

糖果 sweets candy

饼干 biscuit cracker

秋天 autumn fall

一楼 the ground floor the first floor

那么熟知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这些差异,对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有何作用呢?举个例子来说吧。我有一个英国朋友,她对美式英语的发音极其不屑,有一次她用“stupid”来形容一个英国男孩,后来我问她为何这样说,她

的解释是:他是一个英国人,可是他的英语却有美式英语的口音。当时听了她的解释,我瞠目结舌。在她的定义里,美国英语只是英国英语的方言,所以她平时对所有美式发音和美式词汇,都嗤之以鼻。对每一个词语,她也都严格区分是英式的还是美式的。所以这就启示我们,在与英国朋友交流时,要尽量用英式的发音,哪怕是用中式的英语发音,也不要用美式发音,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不愉快。但笔者通过简单的采访发现,美国人对英式英语的发音基本上持一种包容的态度,所以与美国朋友交流时,我们大可不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切换发音系统和选择词汇。

二、文学对比

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以及现代主义阶段。由此可见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维多利亚时期成就卓越,以“天才的巨匠”——莎士比亚为杰出代表。19世纪,是大英帝国最耀武扬威的世纪,也是英国文学最繁盛的世纪。英国文化协会曾在全球范围发起的调查显示,莎士比亚是英国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莎士比亚是英国的一面旗帜,在全世界具有广泛认知度。莎士比亚生活的维多利亚一世时期是其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候。那个时代,马车夫、看门人和女仆都是小说读者,不少家庭妇女执笔写作,就连维多利亚女王少时也写过小说,当代童书作家评价说:“如果维多利亚没有成为女王,她可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小说家。”在当时,“英国文学”无远弗届,享有盛誉。

1869年,将“文化”定义为“光明与甜美”的英国人马修?阿诺德,认为美国人“知识平庸”并且“普遍缺乏智慧”。概而言之,国家实力决定国际话语权,在

“英国人的世纪”里,谈“美国文化”可能会让英国人喷饭,谈“美国文学”则足以让美国人自己心虚。

美国文学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崭露头角,但其虽起步晚却成就巨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美国文学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很深,开始只是一味地模仿英国文学。这种现象直到19 世纪末才得到改观,

美国文学逐渐脱离了英国文学,走向独立自主。20世纪初,美国文学达到繁荣,并与英国文学并驾齐驱,成为真正独立的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发展,美国新旧文学之间在展开激烈斗争的过程中,推动了美国文学不断地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如上所述,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且在19世纪成就卓越,所以与英国人交际时,可多多谈及其文学底蕴,也可多多提起19世纪的诗人和小说家,如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狄更斯、艾略特、勃朗特三姐妹、王尔德,当然还有最伟大的天才莎士比亚。十九世纪的英国小说家可谓群星闪耀。美国文学起步虽晚,成就巨大,已有十余位小说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谈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美国人还是津津乐道的。

三、英国贵族制度和美国西进运动

英国贵族体制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英国贵族精神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始终烙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贵的精神气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说到这些平民王妃戴安娜为何那样受爱戴,大概就不言而喻了。作为贵族的最高代表——古老的英国土室,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具有无法抵御的独特魅力。长达千年的英国王室并非衰老不堪,制度可以老去,王室依然年轻。事实上,民主观念在英国早已深入人心。而与现代民主平等理念格格不入的英国王室,却能在高度民主化的英国巍然屹立,支持度居高不下。在20世纪及21世纪的今天,英国王室保持蓬勃朝气的法宝仍是妥协。早已无实质政治权力的英国王室,其妥协

英美文化对比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作用终结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asfr83ox65zpak1cslt1is53085cn00ib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