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秦中心小学 李玲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故事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四部分
1.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这就是琥珀,漂亮吗? 师:说说这块琥珀的样子。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小东西和我们常见的苍蝇和蜘蛛一样吗?(一样)
生默读最后一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出示投影)
(三)听故事,说感受
1.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学家,发挥文学家的想像,看看有什么感受。听范读,闭目想象故事中的画面.
2.说感受: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说。
(学生通过默读会抓住主要内容说:一只苍蝇在松树上休息,一只蜘蛛爬过来想把它当作美餐,就在蜘蛛刚扑过来的一瞬间,一滴松脂刚好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头。)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追问:
(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 老师可以分别指读描写苍蝇的第3、4自然段,描写蜘蛛的第5自然段。在读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到这是一只快乐的苍蝇,是一只小心翼翼的蜘蛛。
1
(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 生试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说句子。 2.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8,9自然段。
(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
(3)随后老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当贪婪的蜘蛛扑向快乐的苍蝇的那一瞬间,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
老师引导学生读第10自然段。体会什么是“前俯后仰”?就是身体不断地往前伏,往后仰,挣扎。老师然后追问:从琥珀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两个小东西做了垂死的挣扎?就是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
(5)最后松脂继续滴下来......
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形成这个奇异的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在学生默读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五)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1.课件出示表示时间的句子,生通过引度读,体会时间漫长。 2.生自读文章13段,找出其他形成条件,师小结地壳变动。 3.指导生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 (六)总结全文:
1、正因为苍蝇、蜘蛛、松脂的巧合,还要经过一万多年的漫长时间,所以我们说这块琥珀是很少见的,它具有很高的价值:生齐读价值。 2、练一练:(课件出示题目,生举手回答)
3、布置作业:同学们,请大家在课后根据课文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推理和想象,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朋友和父母,并把这种推理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 (七)结束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小东西在琥珀里得到了永生。所以生和死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生命的价值也不是靠寿命的长短能衡量的。 板书设计: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