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原则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遵循和谐、适地、节约、高效、舒适、经济、人文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周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2、 有关现行建筑绿色设计的要求 三、设计方法
1. 在建筑绿色设计中,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2. 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景观等专业紧密的结合。
3. 绿色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四、设计措施
1、遵循当地城乡规划要求,满足场地和建筑的绿色目标,和可持续运营的要求。做到场地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与共享。
2、利用原有地形,合理的利用土地环境,适度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采取措施保证雨水的自然入渗,尽最大限度种植树木、花草,有利于原有生物生长,争取最大绿化面积,改善室外热环境,减少噪声。在场地铺装材料上选用透水铺装构造。 3、场地内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设垃圾收集设施。
4、建筑构造优先按被动措施,优化建筑体型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尽可能使每个空间能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建筑采用南北向布置的最佳朝向。 5、材料选用
a.尽最大可能使用工业化建筑产品,选用成品门窗,预拌砂浆。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建筑产品。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b.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分组合的同寿命性。不同使用寿命的组合件选用便于拆换、更新和升级的产品。 c.建筑外表面选择耐久性好的外装修材料。
d.采用现行先进技术,提高结构的可靠度水平,提高结构对建筑功能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各种作用效应的能力。 6、节材
a.使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材料,提高材料使用效率。节省材料用量。不使用淘汰的材料和高耗能、污染超标的材料。
b.选用紧凑体型,选用合适的建筑层高,选用简约、功能化、轻量化装修。使建筑、结构、设备与室内装修一体化完成。
c.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减少结构材料用量。
d.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选用本地的建筑材料。选用易施工,拆除和处理的建筑材料,减少在其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e.选用功能性建筑材料,选用减少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材料,选用具有保健功
能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建筑材料,选用耐久性优良的建筑材料。 7、 给排水
a.合理使用水资源,选用节水器具。尝试收集储存雨水,用于对景观绿化用水。
b.供水系统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生活给水系统合理分区。采用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选用高性能阀门,要求甲方选用卫生器具、水嘴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 CJ164 的要求。
c.对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