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杠杆式气动差压变送器式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由何作用?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单杠杆式气动差压变送器电气动转换部分和测量部分组成,测量部分的作用是将被测量的压力信号转换成力的形式;气动转换部分的作用,是将被测差压Δpi转换成为作用于主杠杆下端的输入力Fi。其工作原理为:①正负压容的输入压力经敏感元件转换成输入力
Fi??P1?P2?Ad??PiAdFi。即 。②Fi作用于主杠杆的下端,对支点产生一个顺时针方向的输入力矩Mi,使主杠杆发生顺时针方向的偏转。③变送器输出信号P0,引入反馈波纹管中,并产生反馈力矩Ff作用于主杠杆上,使主杠杆对支点产生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力矩Mf。④当 时,主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喷嘴挡板间的距离不再改变,若Mf≠Mi时,则杠杆系统产生偏角α,位移检测片产生微小位移s,其变化量再通过放大器10转换并方大为20~100
KPa的输出压力,即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被测差压Δpi成正比。
2.什么时气阻?什么是气容?它们在气路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在气路中安装的节流元件称为气阻,作用是阻碍气体的流动,起着降压(产生压力降)和限流(调节气体流量)的作用。气容是在气路中能储存或释放处气体的气容,在气路中起着缓冲,防止振荡的作用。
3.喷嘴挡板机构由哪些气动元件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喷嘴-挡板机构是由喷嘴和挡板构成的变气阻,一个恒气阻和一个气容串联而成的节流通室,作用是将输入的微小位移信号(即挡板相对于喷嘴的距离)转换成相应的气压信号输出。
4.DD8-III型电动差压变送器是按什么原理工作的?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试简述其工作过程。
答:DD8-III型电动差压变送器是按力矩平衡原理工作的,由测量部分(杠杆系统);电磁反馈装置;矢量机构;低额位移检测放大器。其工作过程如下:
被测差压信号p1,p2分别送入敏感元件两侧的正负压室,敏感元件将其转换成作用于主杠杆下端的输入力Fi,使主杠杆以轴封膜片为支点偏转,并以力F1沿水平方向推动矢量机构,矢量机构将推力分解成F2和F3。F2使矢量机构的推板向上偏转,并通过连接簧片带动副杠杆L4以支点M逆时针偏转,使固定在副杠杆上的差动变压器B的衔铁靠近差动变压器,两点之间的距离变化量再通过低频位移检测放大器转换并方大为4~20mA直流电流,作为便送器的输出信号;同时该电流又流过电磁反馈装置的反馈动圈,产生电磁反馈力Ff,使副杠杆顺时偏转o,当输入力与反馈力对杠杆系统说产生的力矩Mi, Mf达到平衡
Mf?Mi
时,变送器便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此时低频位移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o便反映了说测电压Δpi的大小。
5.DD8-III型温度变送器为什么要采用线性化措施?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时怎样实现线性化的。
答: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要求的输出电压信号与相应的变送器输入的温度信号成线性关系,而热电偶是非线性关系的,温度变送器放大回路是线性的,若将热电偶的热电势直接接到变送器的放大回路,则温度t℃与变送器的输出电压Usc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需要采用线性化措施,措施是:采用反馈电路非线性,使放大回路具有线性,依据输入输出关系,当放大系数k很大时,要使热电偶输入的温度变送器保持线性,就要使反馈电路的特性曲线与热电偶的特性曲线相同,从而实现线性化。
6.试分析电动差压变送器如何实现量程迁移(零点迁移)的。
答:电动差压变送器的零点迁移是通过调整零点迁移弹簧进行的。当调整零点迁移弹簧时,由主杠杆力矩平衡,可知在被测差压信号不变的情况下,作用于矢量结构的力F1变化,从而改变压差变送器的输出电流,即改变仪表的使用范围,实现量程迁移 7.试分析四线制变送器与两线制变送器与电源的连接方式并画出示意图。
答:电动变送器输出信号与电源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四线制和两线制,四线制中,供电电源通过两根导线接入,另两根导线与负载电阻R2相连,输出0~10mA DC信号。这种连线方式中,同变送器连接的导线共有4根,成为四线制,如图(a)所示。如图b中所示,同变送器连接的导线只有两根,同时传送变送器所需的电源电压和4~20mA DC输出电流,称为两线制。
-220V 现场变送器 0?10mA 现场变送器
(b)
(a)
8.本质安全防爆型系统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整个系统达到防爆要求?
答:本质安全防爆型系统是由安装载危险场所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及安装载非危险场所中的非本质安全电路和防爆安全栅组成。 采取措施以达到防爆要求的方法有:
① 本质安全防爆仪表采用低的工作电压和小的工作电流。
② 用防爆安全栅将危险场所和非危险场所的电路隔开。
③ 在现场仪表导控制室仪表之间的连接导线不得形成过大的分布电感和电容。
9.试分析气动调节仪表与电动调节仪表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答:气动调节仪表线路简单,直观,容易被使用者掌握,使用压缩空气作为气源,是天然防爆仪表,信号范围为20~100KPa,电动调节仪表采用统一标准的电信号,4~20mA DC传输信号,并采用线路集成电路,使可靠性提高,维修工作量减少,结构合理,功能多样,整套仪表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而且可与计算机连用。
10.简述膜片式PI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答:膜片式PI调节器是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工作的,由比较部分,比例部分,积分部分,放大部分,开关部分等组成。其中比较部分由测量气室,给定气容,和比较部分芯杆所联系起来的膜片组,比例部分使输出?P出?KpP入。积分部分用积分气容和跟踪气室串联在积分正反馈回路里,?P出?KpTi?t0P入dt,开关部分用以控制调节器输出的通断。输入回路
作用是将输入信号与给定信号进行比较,取出偏差信号,并进行电平移动。
11.PID调节器是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的?试分析各部分所完成的功能。
答:PID调节器的基本组成有输入电路,运算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输入电路是检测偏差信号,信号经滤波电路后输出导PID运算电路。(输入电路包括偏差检测电路,内给定稳压电源电路,内外给定切换开关,正反作用开关及滤波电路等)。
PID运算电路:根据整定好的参数用以对偏差信号进行比例,微分和积分的运算,是调节器实现PID控制规律的关键环节。
输出电路:将运算电路的输出信号做最后一次放大,或者作为运算电路之回路中放大器的组后一级,提供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12.何为基型调节器?它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基型调节器是一种具有PID运算功能,并能对被调参数,给定值及阀门位置进行显示的调节器。
特点:①采用了高增益、高阻抗线性集成电路组件,提高万仪表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能耗。
②有软、硬两种手动操作方式,软手动与自动之间由于有保持状态而使调节器输出能够长期保持,因而在互相切换时具有双向无平衡无抗扰特性,提高了操作性能。 ③采用集成电路便于各种功能的扩展。
④ 采用标准信号制,接受1-5V DC测量信号,输出4~20mA DC信号,由于空气受点不
是从零点开始的,故容易识别断电、断线等故障 ⑤ 能与计算机联用。
13.试说明基型调节器产生积分饱和现象的原因。
答:∵在基型调节器的PI电路中,接有运算放大器,对于理想的比例积分电路,只要输入信号Usc2存在,积分作用就不会终止,直到输出电压被限制在运算放大器的最大或最小允许输出为止,即产生积分饱和现象,一般称输出电压未被限制为正常工作状态,输出电压被限制后称为饱和工作状态。
14.试分析DTZ-2100型气刻度指示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它试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试什么?
答:DT8-2100型气刻度指示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经测量指示回路进行连续指示,并输入输入回路与经给定指示电路指示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信号,偏差信号经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回路运算后,送入输出回路将1-5V DC电压信号转换成4~20mA DC信号,作为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组成:由指示单元和控制单元两部分组成,其中指示单元由测量指示电路和给定指示,分别实现对测量信号和给定信号进行连锁指示。控制单元由输入电路——作用是将输入信号与给定信号进行比较,取出偏差信号,并进行电平移位;比例微分回路——功能为:∵回路的输出值大小不仅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极性有关,而且与输入信号变化的速度有关,因此对输入信号进行PD运算,对于容量大、惯性大,具有滞后的调节对象有益。比例积分回路——作用是为调节器引入积分功能,从而使调节器的输出值与偏差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例。输出回路——作用使将PI回路输出的1-5V DC电压信号转换成以电流负端为基准的4~20mA DC信号,作为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手动操作回路——在控制回路中实现手动操作。
15.DDZ-III型调节器的输入电路为什么要进行电平移动?
答:DDZ-III型调节器采用标准信号制,接受来自变送器的或转换器输出的1~5V DC测量信号,输出4~20mA DC信号。其输入电路将丙丁以0伏为基准的输入信号转换成以电平10伏为基准的偏差输出,由于电气受点不是从0开始的,故容易识别断电、断线故障,传输信号标准化。
16.有一电动比例调节器,器输入电流范围为4~20mA,输出电压范围是1-5V。 试计算当比例度规定在40%时,输入电流变化4mA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为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