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与写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二册36-37页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从1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
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80 2、数的组成,17、42、35的组成。 3、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 (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
“对!因为11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1,在个位上拨1。”(并指名回答怎样写和读11这个数,可指名上来板书)那么20呢?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其实20以上数的读写和20以内数的读写是一样的。” 三、新课:
1、教学例三:出示纽扣图,学生观察,并数出各种颜色的纽扣个有多少粒。 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0?(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拔珠并回答)
学生边说边动手:40由4个十组成,所以只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不拨。但是在写的时候个位用“0”补上,写作:40读作:四十。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0,所以读作四十” 2、引导学生用计数器上表示27和33。 (1)学生拨珠子:十位2颗,个位7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27 全班齐读“十位是2,个位是7,所以读作二十七” (2)33如上教法。
(3)33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各位上的“3表示3个一”
3、教学100的读与写。
(1)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100粒) (2)怎样用计数器表示一百呢?怎样写并读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写作:100 读作:一百。 4、引导学生总结怎样读数与写数
(1)出示数位表和一个两位数的数字,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数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左边)起。 四、练习巩固:
1、比一比。二十四和四十二的4和2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2、教材P37页“做一做”第二题。 3、选择题:“95”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 A十位 B百位 C个位
五、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呢? 想一想: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边开始? 读数、写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写作: 40 27 33 100 读作: 四十 二十七 三十三 一百 从右边起,第一位数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左边)起。
100以内数认识——读数与写数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教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11根小棒并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再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摆出20根小棒,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在学习新课是,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
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3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先拨珠再写数,或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通过摆小棒边摆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虽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这节课上,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整节课上教师在语言的表达上不是很清楚,出现了写口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语言的组织训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