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谈普罗提诺的“流溢说”-最新年精选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4 19:22: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是极其复杂的。文艺复兴时代,“人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尊严与无限发展的潜能。因此,他把个性自由,理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的全面发展悬为自己的生活理想,带着蓬勃的朝气向各方面去探索,去扩张”,普罗提诺的“太一”说正是他们确证自身的有效手段。文艺复兴者还接受了普罗提诺的“世界灵魂”概念,把世界灵魂看作为整个自然和整个宇宙的第一推动力,即自我运动的开始。人的自我确证是对宇宙中世界灵魂的趋近,在世界灵魂中表现出对人的自我确证的追求。在这里,人文主义打上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深深烙印。

德国的古典哲学美学也受到了普罗提诺的影响。哈贝马斯在追踪传统形而上学时指出,柏拉图的哲学 唯心论思想途经普罗提诺和新柏拉图主义,“一直延续到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普罗提诺的“太一”与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有相通之处。他们都是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在现象界之上设立一个超验的精神界。当然,它们并不等同。康德的“物自体”尽管不可知,然而仍然是一种现实和存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从辩证的角度出发融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于一体。而普罗提诺的“太一”不是现实,不是存在,它高于任何现实和任何存在,是不可知和可知的统一,它是万物的根源和目的。除此之外,普罗提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太一”流溢出的低等形式,最终要回到“太一”,这一思想对康德和黑格尔关于人的二重性存在方式的思考有所启示,二人都提出了物质世界的不完满

性以及向更高的精神世界皈依的过程。可见,不同时代的理论家们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对新柏拉图主义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吸收和改造。

其次,普罗提诺按流溢的先后把美分成了不同等级。最高美是“太一”美,是美上之美,是理念的最终来源,接下来就是心智美、灵魂美和物体美。

《九章集》的《论美》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物体美。普罗提诺认为,同一个物体时而美,时而不美,这就意味着物体的实质和美的实质不是一回事。物体美在于理式。存在可分成各种等级,体现在各种存在中的理式也有不同等级。物体是最低级的存在,物体的理式也是非常原始的,它要以更普遍、更深刻的理式为前提。于是就产生了物体的内在理式。所谓物体的内在理式有两种涵义:一是它使物体形成一个整体,这是一般理式也能做到的;另一是它要求物体包含更高一级的理式、即灵魂的理式。《论美》的第二部分阐述灵魂美。灵魂美高于物体美,作为一种内在美,它不是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它表现在美的事业、学术、正义和节制中。见到这种美我们就感到一种比见到物体美更为强烈的喜悦和惊惧。对于感性事物的美,如果没有用眼睛看见过,像生下来就是瞎眼的人那样,就无从判定它们美;而对于灵魂美,我们须有一种观照的能力,须有一种内在的感官,才能见到它们。灵魂美也有其内在理式。普罗提诺认为,灵魂中的内在理式要求灵魂不分散在各种感性欲望中,而成为一种凝聚的、集中的整体

(比如,形成“节制”的美德),从而成为美的。普罗提诺多次以“爱”作比喻,他要人们“以恋爱的心情去迎接”更高的美,而见到更高的美时所产生的情绪是“爱慕和惊惧交集”,“钟情者”所受到的感动才最强烈。灵魂的内在理式是灵魂对心智的爱的理式。《论美》的第三部分论述心智美。就像灵魂的理式具有超越它自身的心智的理式一样,心智的理式也具有超越它的更高的、也是最后的内在理式,即“太一”。普罗提诺的结论是:物体由于灵魂而美,灵魂由于心智而美,心智由于“太一”而美。 在普罗提诺看来,只有心智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物体美和灵魂美仅仅是对这种美的准备。“太一”超越一切,因此不是本义上的美。在物体美和灵魂美中,内在理式包含着它所必须的来自外部领域的异在。在物体中,异在完全是外在的。在灵魂中,异在从外部返回到内部。灵魂被许多外在物体包围,它通过拒斥它们,在自身内部找到真正的美。只有在心智中,异在仅仅是内部的异在。虽然心智也要以对立面或者自己的异在为前提,但是,它在自身中找到这种异在,结果,心智在自身的实现就形成了心智美,它无须分享心智外的东西。如果说内在理式服从异在,那么,只有心智的内在理式才是真正的内在理式,因为它包含的异在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身。也就是说,心智仅仅依赖自身。灵魂依赖异在,但是它在内部克服了这种依赖。物体仅仅依赖异在,并且只是在外部克服这种依赖。

物体上升到灵魂,灵魂上升到心智,心智上升到“太一”。

每一种较低的存在在自身内部联成整体,然后从较高的存在那里获得新的整一。内在理式,也就是我们称作为美的东西,使物体、灵魂和心智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如果剔除普罗提诺内在理式中的唯心主义成份,那么,这种理论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把美说成是存在和异在的统一,也就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普罗提诺力图通过对立面的相互关系来确定美,这体现了辩证的思想和运动的观念。

到了中世纪的美学思想中,从圣奥古斯丁到圣托马斯,都把柏拉图的理式或者说普罗提诺的“太一”置换为“上帝”,把美看成是上帝的一种属性。上帝的美是最高的美,是无限的,之下的自然美和艺术美都是由上帝的美决定,是达到上帝的美的途径,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美和无限美的划分和普罗提诺的对美的等级的划分一脉相承。及至康德,也出现了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划分。甚至可以断言,西方美学主客二分的范式是经由普罗提诺的强化并延伸下去的。

最后,在谈及审美活动时,普罗提诺在“流溢说”的基础上提出,一切审美活动都是对“太一”流溢出的美的观照。美感是靠内在的眼睛、靠灵魂观照神流溢出的美所产生的狂热,而审美的目的就是复归于神。

普罗提诺认为,相对于美的等级划分,美感的获得又有相应的等级和方式。人是通过物体美和灵魂美来体验心智美,进而实现对“太一”的皈依。他也看到了美的接受主要依赖于视觉和听

谈普罗提诺的“流溢说”-最新年精选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47s8we4o565jb3urou8mpoj7oc3w00zk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