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摘要: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本文根据中学生兴趣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本人的教育实践,总结并提出了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 兴趣特点 教学策略 一.学习兴趣的内涵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程度。因此,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或内在动机。 兴趣又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类。前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后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而是对该事物所带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两种兴趣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中学生的兴趣特点
中学生的兴趣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兴趣范围缩小,中心兴趣形成。
调查表明: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兴趣的范围发展有一个从广到窄,又从窄到广的过程,中学阶段处于由广到窄的阶段。中学生兴趣范
围缩小,许多中学生开始产生了中心兴趣,且研究表明:中学生中心兴趣常常同他们渴求某方面的知识或追求某种理想的职业有关。 (2)兴趣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加强。
初中学生逐渐出现了稳定的学科兴趣。进入高中后,随着他们对自身需要的深刻理解,逐渐形成了对理想的追求。他们的兴趣已不再仅仅受情境和事物变化的影响,更多地受到内在主观意识倾向的调节与支配,兴趣的稳定性大大加强。中学生兴趣的深刻性还表现在一些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和社会事物的关心上。 (3)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趋于平衡。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间接的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到了高中,两种兴趣已趋于平衡。 3.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根据心理学家对能引起兴趣的事物的研究和中学生兴趣的特点的研究,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学实践,本人提出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1.需要激趣策略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并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国家为什么把英语科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原因,明确英语的重要性和学好英语的必要性。教师也可以结合时事宣传英语的重要性。
2.立志生趣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个体对新异的现象或对象直接发生兴趣,具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个体对某一事物产生了特殊爱好,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的特点;志趣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是兴趣与崇高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即志向)结合。 3.双基育趣策略
兴趣的产生往往要以相应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过好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语言知识关。另一方面要狠抓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4.内容激趣策略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愿望。因此,要做到:
(1)选择图文并茂,能反映时代生活,内容新颖有趣的教材。 (2)内容的深浅要适度。 (3)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
(4)将幽默故事、个人经历、趣闻轶事融入课堂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