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6. 牙买加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 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4月IMF通过了以该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以美元为中心,国际储备多元化的浮动汇率体系,但它不像布雷顿森林体系那样有约束性的条款和内容,它是无规则,无体系的。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明确规定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今后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最终取代黄金和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69年为解决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而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和计账单位,代表成员国在普通提款权之外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特别提款权按照成员国在基金组织认缴份额比例进行分配。分配到的特别提款可通过基金组织提取外汇,可同黄金、外汇一起作为成员国的储备,故又称“纸黄金”。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17. 名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投资是以资本增值或其他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超出国界的投资。是资本的国际流动的主要方式。国际投资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
国际直接投资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及其特点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政府、企业或个人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国外资本合营企业,并对企业拥有全部或部分管理控制权的投资。简单地说,就是投资者在国外直接经营企业的投资行为。
国际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
? 加速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进程,促使国际分工的深化。 ?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对东道国而言,可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经济发展;影
响国际收支;也有消极影响。 ? 对资本输出国而言,可为国内过剩资本找到出路,并获得丰厚利润,但也有不利的一面。 三、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及特点: ? 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 由单向流动变为相向流动。
?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 ? 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
? 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 再投资成为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再投资是海外子公司以其利润和在当地筹措的资金所进行的投资。 7. 1990年代后,跨国并购成为主要形式 。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公司、合作开发、补偿贸易、BOT方式、跨国并购
国际间接投资
一、国际间接投资的含义及其特点
国际间接投资指投资主体所进行的各种贷款和在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方面进行的投资。与直接投资相区别,国际间接投资一般对于投资标的不具有实质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只是通过投资获得利息性收入。从定量的角度看,即便是直接投资形式,只要未拥有投资企业所有权的25%,也被认为是间接投资。 二、国际间接投资的特点:
1、国际间接投资对筹资者的经营活动无控制权; 2、流动性大,风险性小。
国际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因为无控制权),随着二级市场的日益发达与完善,证券可以自由买卖,流动性大,风险性小。 3、投资渠道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必须通过证券交易所才能进行投资。直接投资只要双方谈判成功即可签定协议进行投资。
4、投资内涵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又可称为“国际金融投资”,一般只涉及到金融领域的资金,即货币资本运动。/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的投资,它不仅涉及到货币资本运动,还涉及到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运动及其对资本使用过程的控制。 5、自发性和频繁性。
国际间接投资受国际间利率差别的影响而表现为一定的自发性,往往自发地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流动。 国际间接投资还受到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经常在国际间频繁移动,以追随投机性利益或寻求安全场所。
6、获取收益不同。间接投资的收益是:利息和股息。直接投资的收益是:利润
三、种类和形式
分为国际信贷和证券投资,国际信贷中包括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证券投资包括债券和股票。
四.国际间接投资的市场机制:
1. 利益机制 2. 汇率机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国际间接资本流动与汇率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国际收支逆差,经济实力弱,外汇:供 < ,汇率下跌,本国对外汇需求增加 ,外国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顺差,经济实力强外汇 :供 > 求, 汇率上升,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 ,本国资本流出。 18. 简述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 见上题
19. 简述跨国公司的产品经营策略和价格经营策略的基本内容. (1)跨国公司的产品经营策略:
? 实行定点生产、定向销售的企业内国际分工策略: ? 产品的供应与分配策略: ? 产品多样化策略:
?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任何一种新产品一旦上市,便开始了其生命的周期,这个周期可以
划分为四大阶段: 创新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 和 衰退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2)跨国公司的价格经营策略:
制定转移价格,以达到逃税、规避风险和调高利润等目的。
20.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政府、企业或个人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国外资本合营企业,并对企业拥有全部或部分管理控制权的投资。简单地说,就是投资者在国外直接经营企业的投资行为。 一、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最基本的实现方式,占国际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是指所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非股权安排,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建立分支机构,以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的现代企业组织。是集生产、贸易、金融活动及科研开发于一身的经济实体。 二、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海上和陆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的简称。它是目前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虽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合作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合作开发比这种方式,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所占比重很小。 三、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 :买方以赊购形式向 卖方购进机器设备、技术知识等 ,兴建工厂企业 ,投产后以所生产的全部产品、部分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在一定期限内,逐步偿还贷款本息。 四、BOT方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五、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cross-board M&A,简称 M—A方式)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本含义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21.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国际间接投资指投资主体所进行的各种贷款和在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方面进行的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信贷与证券投资 一、国际信贷
国际信贷(International Credit)是一国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政府、公司企业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政府、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国际信贷包括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 二、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债券分为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 国际债券还可分为传统债券与欧洲债券。传统债券指借款人在其本国以外的某一个国家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在美国发行的外国债券(美元)称为扬基债券;在日本发行的外国债券(日元)称为武士债券。欧洲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22.当代国际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国际金融市场是在国际范围内从事各种金融交易活动,从而实现国际资金的融通、国际债权债务的清理,以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交易场所。 当代国际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最主要部分。它大大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性质,即由本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信贷中介变为与市场所在国国内金融体系相隔离而主要由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从事境外交易的国际信贷中介,其交易所使用的货币与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不同,其交易活动既不受所使用货币的发行国管制,也不受市场所在国国内金融体系的有关规章制度管辖。
23.名词解释:外债;偿债率;出口债务率;经济债务率(负债率);偿息率。 外债
外债是本国公共、私人部门欠下非本国居民债务的总称。(一国居民按照契约规定,应向非居民偿还的各种债务本金和利息的统称。) 广义外债指一国外资的净流入。狭义外债指外国私人银行贷款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的贷款。
偿债率
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出口额之比。它是分析、衡量外债规模和一个国家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般国家的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发展中国家为25%,危险线为30%。
出口债务率
出口债务率指当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总额之比。安全线为100%。
经济债务率(负债率)
经济债务率(负债率)指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正常值应低于10%,安全线为30%,警戒线50%。
偿息率:债务付息与出口额之比。反映一国借款成本及债务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是区别一国有无债务困难的依据之一。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为l0%左右。
第三篇思考题:
1. 试述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60年代末: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平行并存。
第二阶段:70年代—80年代末,美、苏、日、欧四极格局。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多极化加速发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
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同判断:
1.以美、日、欧为中心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2.认为东亚尚不足以与美欧抗衡成为世界经济第三极。 3.美国居首,美日欧多极并存,北强南弱的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的未来趋势:欧美继续保持优势,但优势地位不甚突出,金砖四国引领全球发展,日本逐渐没落,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以较快速度增长,占世界比重增大,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并逐渐摆脱西方经济控制。(自己找的)
2. 发达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宏观调控的重心是需求,又被称为“宏观需求管理模式” 特点:
1. 私人垄断企业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
2.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容置疑。 3. 必要的宏观调节着眼于维护自由经济。 从国家、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上看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模式。
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特点: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资源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配置;政府以强有力的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的配置实施引导。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范围、力度以及时间之长都明显强于其他国家。
从国家、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上看:政府既调节市场,又直接引导企业 ,并把重点放在引导企业上。
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