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鸡啄癖的防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2:19: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症状,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一、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

2.鸡群整齐度差:0—20周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路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

3.鸡舍环境调控不当:如果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或有害气体超标,鸡群就会烦躁不安,发生啄癖;若温度不均衡,忽冷忽热,会给鸡群造成很大的应激,发生啄癖;鸡舍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光线不均匀、外界光线直接照射鸡群,均

易使鸡群发生啄癖。

4.日粮营养不合理:日粮中动物蛋白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致使鸡群不能有效地利用日粮中的蛋白质,进而引起啄癖;钙和磷的缺乏,维生素B2,B6和B12的缺乏均可引起啄癖。

二、常见类型及诱因

1.啄肛:啄食肛门及其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多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责时间过长造成脱肛或撕裂,多见于高产母鸡,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诱因是肛门带有腥臭粪便。

2.啄羽癖: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鸡常皮肉暴露,出血,发展为啄肉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

3.啄蛋癖: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马上去啄食,有时产蛋母鸡也啄食自己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鸡群,尤其是高产鸡群,发生的原因多由于饲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常伴有薄壳蛋或软壳蛋。

此外,啄趾癖多见于小鸡,啄冠、啄髯多见于公鸡间争斗,啄鳞癖多见于脚部被外寄生虫侵袭而发生病变的鸡。

三、对策

防治该病时,首先应了解发生同类相残的原因而加以排除,进而根据诊断出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和氯霉素等苦味强烈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鸡知苦而退。可用发电

机用过的废机油涂于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难闻气味和难看的颜色防止鸡只发生啄癖。

2.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其发生率和减轻损伤。7—10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一次。断喙务求精确,最好请专业人员来做,成功的断喙既可以防止啄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3.光照不宜过强,以3瓦/平方米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4.降低密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5.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搜索更多关于: 鸡啄癖的防治 的文档
鸡啄癖的防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9en1p1856ehs74cpa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