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优质教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需要排队的场所,理解排队的好处。 2.学习处理排队中的问题,会排队。
3.树立文明排队意识,愿意做一个自觉排队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排队的好处。
难点:学习处理排队中的问题,会排队。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说排队(15分钟)
1.排队的场所(5分钟)
师:孩子们,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你们这样的身影(PPT:校园排队图片)。教室里,大家排队打饭,真有秩序!楼梯间,排队下楼,多文明啊!操场上,排队运动,太开心了!走出校门,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或者参加过排队呢?
师小结:看来,在校园、商场、电影院、公交站、银行、旅游景区、快餐店等公共场所(PPT:出示相关场所的排队图片),我们都得排队。
【设计意图】引入儿童生活,通过语言回顾与图片再现,让学生认识常见的需要排队的公共场所。
2.排队的好处(10分钟)
师:排队有什么好处呢?请看大屏幕。(视频:排队发杂志的实验。) 师:看完视频,你明白了什么?(板书:快捷)
师:你还知道哪些排队的好处?(适时板书:公平、有序、文明、安全等。)
师:如果在公共场所不排队,又会怎么样呢?请打开书43页读一读紫色文本框里的内容。(图文结合)你想说什么?
师:看来,不排队,有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在这样特别危急的情况下,到底用什么方法,才可以让大家都能快速逃走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吧!事情是这样的:一所大楼里,突然发生了火灾,许多人都在大楼里,可逃生口只有一个,而且很窄,逃生的时间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优质教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
也只有10钞,人人都很害怕,都想快速逃离……实验用到的器材就是:一个瓶子代表这栋大楼,里面的小球代表遇到火灾的人,瓶口就是逃生口。
实验规则: 1.一人拉一根绳子,在10秒内拉出小球就算逃生成功。 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领取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还到老师这儿。 3.火警声响起开始逃生,火警声停则逃生结束。(PPT配相关声音及图片) 师:真遗憾,这么多组的同学都逃生失败了。要怎么逃才能成功呢?下面,咱们请到了非常特别的老师来到现场,请看大屏幕。(放视频)假如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呢?
师:现在,你明白了什么?
师:请各小组代表排队还回实验器材。
师小结:公共场所排队,体现的是文明,带来的是快捷,展示的是公平,它不仅维持了公共秩序,还在关键时刻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谈生活、读教材、做实验、排队借还实验器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排队的好处,提高对排队的思想认可度,为自觉排队进一步奠定基础。
活动二 探排队(20分钟)
1.先来后到
师:排队好处这么多,就让我们一起去公交站排队候车吧。(PPT:公交站)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排队吧。
师:他们排得好吗?好在哪里?(适时板书:先来后到。)
【设计意图】模拟公交排队的情境,抽学生上台示范,引导学生明白排队的原则是“先来后到”,并且只要有两人以上就要排队。
2.让与不让
师:有时这种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也会遇到意外。(师扮老人,指导学生:让不让?如何让?)你们的让位方法既表现了文明礼让的传统美德,又维护了排队的公平有序原则。
师:如果,现在来的是你非常好的朋友,并且你们要赶时间去集合参加植树活动,你们该怎么办呢?(师扮演需要插队的同学,引导:让不让?如何让?)是的,如果向队伍中的人说明情况,经过他们的允许,好朋友是可以插队的,因为,这样的插队已经得到了他人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