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岗。
11、应急联系人:程雁 18056063434
- 13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一、制定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重大医疗纠纷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维护科室正常医疗工作秩序,提高对重大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所适用范围
科室因医疗、护理、保洁等方面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出现的各种
医疗纠纷事件。 三、应急原则
医疗纠纷应急处置制度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维护科室正常医疗秩序”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的原则。 四、危险性分析:
医疗、护理客观或主观原因所致医患矛盾与纠纷。 五、组织机构
(一)科室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王琍琍 副组长:程雁、王慧敏
成 员:周登余、罗智花、张莉莉以及住院总医师
职责:
1.全面负责科室重大医疗纠纷处理的组织领导,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在事态扩大、内部无法单独处置的情况下,负责联系医院保卫科、医务处等处理相关事宜;与医院宣传科密切联系,处理好新闻媒体的报导和
- 14 -
记者的采访;
2.通过摄影与录音等手段调查取证,组织科室医护人员携带必要的防护器材,做好医院特别是当事人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当事人和医院利益受到损失和伤害。
3.加强科室管理和监督检查,搞好医疗安全宣传教育,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4.发生医疗纠纷时,在行政调解和处置重大医疗纠纷过程中把握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尺度。
5.负责初步的行政调解与处置,力求控制局面并能达成初步协议。 6.组长和副组长要及时获取情报和收集有关信息,保持通信畅通,确保有关信息能立即上传下达。
7.及时处理有关医疗技术事宜并立即整理有关医疗护理文书,按规定封存与复印。 (二)医疗纠纷分级
1.一级:
经过1至2个疗程治疗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患者预期目的,患者已提疑问的;因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使患者不满的;因误诊、漏诊或医疗差错给患者造成一定损失的。
2.二级:
发生一级医疗纠纷并经各科负责人调解无效,给患者造成较大损失,患者表示强烈不满和愤怒,有迹象表明有可能组织“医闹”或打官司的。
3.三级:
- 15 -
患者或家属已明确表示要起诉的;因医疗差错或事故已给患者造成残疾或造成患者死亡;已经发生围攻医务人员等“医闹”现象。
(三)应急处置
一级:由各治疗组负责人负责处理,争取把矛盾控制在最低层,防止事态扩大,同时要及时报告组长和副组长。
二级和三级:当事人或知情人要立即向组长和副组长汇报,立即启动本预案。
(四)相关要求
1.加强医院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医院管理和安全教育并广泛宣传,增强全体医护人员医疗安全责任意识;要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院核心制度的落实;要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常规,防止误诊、漏诊和医疗差错的发生;要定期召开医疗安全形势分析会,加大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2.加强学习,引进人才,努力提高医院诊治水平。避免医疗事故的关键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因此,医院要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要搞好医院的人才培训和业务学习计划,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3.建立机制,妥善处置。
一.是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出现医疗纠纷迹象或已经出现医疗纠纷,要立即向医疗纠纷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同时立即完善医疗文书。
二.是建立应急反应机制。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一旦有医疗纠纷迹象,抓住关键时刻,立即启动预案,分级处置,不失时机地引导医患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