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0:13: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 1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 2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 4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 6

第1课时 认识因数和倍数 ........................................ 7 第2课时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 9 第3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 11 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 13 第5课时 练习课 ............................................... 15 第6课时 质数和合数 ........................................... 17 第7课时 数的奇偶性 ........................................... 19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 21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 22 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 ......................................... 24 第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 26 第4课时 练习课1 .............................................. 28 第5课时 练习课2 .............................................. 30 第6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 32 第7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 34 第8课时 练习课 ............................................... 36 第9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 37 第10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 ...................................... 39 第11课时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41 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 .......................................... 43 第13课时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 46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49

第1课时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 50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 ........................................... 53 第3课时 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 ............................... 56 第4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 ....................................... 58 第5课时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 61 第6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 ....................................... 63 第7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 ................................. 67 第8课时 最大公因数 ........................................... 70 第9课时 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 73

第10课时 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 ................................ 75 第11课时 约分练习课 .......................................... 77 第12课时 最小公倍数 .......................................... 79 第13课时 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 82 第14课时 通分 ................................................ 84 第15课时 通分练习课 .......................................... 87 第16课时 小数化成分数 ........................................ 90 第17课时 分数化成小数 ........................................ 92 第18课时 整理与复习 .......................................... 94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 97

第1课时 旋转的特征 ........................................... 98 第2课时 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 .............................. 100 第3课时 欣赏与设计 .......................................... 102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104

第1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106

第2课时 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 108 第3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 111 第4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112 第5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 115 第6课时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 117 第7课时 分数的简便计算 ...................................... 120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 121 第9课时 打电话 .............................................. 123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 127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 128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 131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 133

第1课时 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 134 第2课时 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 137 第九单元 总复习 .................................................. 139

第1课时 总复习——因数与倍数 ................................ 139

第2课时 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 141 第3课时 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143 第4课时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 145 第5课时 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 ............................ 147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qqr1ukd08n6j4879hw6x2111f27v00bf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