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35: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参考答案 1.【答案】(1)B (2)B (3)D(4)B 【解析】 试题分析:(1)“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是老子的名言,出自《老子》。(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全诗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雪,冬天的景色。(4)A.满江红 C.西江月D.水调歌头这三个都是词牌名,只有B不是。 2.【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1)项“因人而异”的意思是因为人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或方式对待。“异”:不同。(2)项“景色奇异”的意思是景色很特别,“异”的意思是特别的;(4)项中“至仁至立”的意思是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竭尽仁义之道。“义”即正义。(1)(2)(4)解释都是正确的,只有(3)项中顾名思义(情谊)。义的意思是“意义”。只有(3)项中成语解释错误,故选(3)。 3.【答案】(4) 【解析】

试题分析:(1)项中“神气活现”的意思是“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是贬义词,用在“我们鼓号队员”身上,显然不当。(2)项中的“蓄谋已久”是贬义词,指“蓄,谋划。谋,计划。指为了某件事情谋划了很久”,用在句子中不合适。(3)项中“随声附和”的意思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多用于贬义,显然不符合本句语境。只有(4)项中词语使用恰当,故选(4)。 4.【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1)项、(2)项、(4)项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是正确的。只有(3)项中使用不正确,“父亲并不退让”后面应该用逗号,不应该用冒号,“xx”说后面才应该是:“”。逗号是最常用的一种符号,它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使用率最高。句子如果太长,要让读者分清句中的层次,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有一定的停顿。句子中的“父亲并不退让”表示一个意思,读到这里要停顿一下,所以用逗号。冒号一般情况下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也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父亲并不退让”没有“xx”说,所以不能用冒号。故选(3)。 5.【答案】(4) 【解析】

试题分析:(1)项、(2)项、(3)项中的引用都是合适的。只有(4)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不能用在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故选 (4)。 6.【答案】(1)B (2)D (3)A (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容,包

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7.【答案】魁梧 焦躁 陶醉 静谧 恶劣 雄鹰 【解析】

试题分析:“魁梧”的“魁”容易把“鬼”里面的那两笔丢掉。“焦躁”的“躁”容易写成“燥”。“陶醉”的“醉”容易丢掉一小横。“静谧”的“谧”用少,容易错。“恶劣”的“劣”容易写错。“ 雄鹰”的“鹰”笔画较多,易错。 8.【答案】(1)群策群力一集思广益 独出心裁一标新立异 (2) 迎难而上 百折不挠

【解析】

试题分析:“司空见惯”中的“惯”是“习惯”的意思;“群策群力”的“策”是的“计策”的意思,“独出心裁”中的“裁”是“构思”的意思。“集思广益”中的“益”是“有益”的意思。“标新立异”中的“异”是“不同”的意思。“迎难而上”的“难”是困难的意思。“百折不挠”中的“挠”是“弯曲”的意思。“莫名其妙”的“名”是“表达”的意思(1)“群策群力”意思: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意思相近;“独出心裁”意思: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构思、设计或心中的想法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意思: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意思相近。(2)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迎着困难去克服它。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百折不挠:形容人的意志坚强,气节刚毅高尚。两者意思相近。 9.【答案】 (1)因为……所以……(2)宁可……也不 (3)虽然……但是……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1)“战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与“人们不让它干活”之间存在一个因果关系,因此,要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句子(2)“挨饿”与“吃正太郎送去的东西”之间存在选择或取舍的关系,选用的关联词为“宁可……也不……”;句子(3)“家境贫困”与“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所以用关联词“虽然……但是……” 10.【答案】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5)珠穆朗玛峰 吐鲁番盆地

6)(1)不患人之不己知(2)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试题分析:1.破坏环境的地方就写环保的标语或口号。不爱祖国的人,劝他的时候要用到爱国的名言。2.主要是对古诗词名句的考查,平时不仅要注意收集诗句,还要善于分类整理,比如描写菊花的诗句,送别朋友的诗句,思念家乡的诗句等等。3.收集春联,给书房贴的对联应该是爱读书的名言警句。4.劝告不讲信用的人要用讲信用的名言,劝告不团结的人要用团结的谚语。5、6小题是一些常识,平时要善于积累。 11.【答案】⑴水浒传 鲁智深 ⑵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解析】 试题分析:《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上题的情节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的一部分。有关鲁智深的情节还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2.【答案】规规矩矩 清清楚楚 仔仔细细 老老实实 【解析】

试题分析:“字”怎么样地写,“话”怎么样地说,“课文”怎么样地读,“练习”怎么样地做。相对来说,准确而灵活的搭配应该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老老实实地做”。 13.【答案】

1)眼波横 眉峰聚 王观 比喻 对偶 设

2)(l) 暮看日西坠 (2) 玉颗珊珊下 月轮 (3)种德者必养其心 (4) 留连戏蝶时时舞 3)俄 契诃夫 美 马克·吐温 【解析】

试题分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这首词写的是春末时节。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此词送别友人,构思新颖。没有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水。水是横着的眼波,山是皱着的眉头,将离人的形象放得无穷大,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乡山河之美。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1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5.【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德国的2、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 3、热水 4、√” 5、×,战国时期, 有个喜欢唱歌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听说秦青很会唱歌,就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

规律总结: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16.【答案】(1)× (2)× (3)√ (4)√ 【解析】 试题分析:略 17.【答案】(1)√ (2)× (3)√ (4)√ (5)× (6)× 【解析】

试题分析:(2)“取笑”的近义词是“尊敬”。 (5)“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6)《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其中“美丽并没有改变”的理解: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规律总结: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作者、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等)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

内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18.【答案】

1)虽然我们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我们没有理由骄傲。 2)妈妈对我说,放学时,她去学校接我。

3)鸟儿放声歌唱起来,好听极了。鸟儿放开嗓子叫起来,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听极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前一句“取得了优异成绩”与后一句“我们没有理由骄傲”是转折关系,应该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第二题,转述是相对于引述。引述也就是直接叙述,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对话,人称上是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的关系。引用人物的语言也必须用冒号和引号。题目中的原句便是引述。而转述则是向别人——第三方,转达自己曾经与谁的对话。“我去学校接你”,就要改成“她去学校接我”。还应注意,冒号要改为逗号,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应该改为:妈妈对我说,放学时,她去学校接我。 第三题将原句改为拟人句,需要发挥想象力,把小鸟想象成人,当作人来写。可以改为:鸟儿放声歌唱起来,好听极了。改为比喻句,要抓住小鸟鸣叫、动听的特点,联想也具有这一相似点的另一事物。如:鸟儿放开嗓子叫起来,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听极了。 19.【答案】电灯代替了蜡烛的工作,为人类照明,终止了蜡炬成灰的悲剧,然而蜡烛却不知道感恩,他责怪电灯抢了自己的饭碗,要把电灯打死,恩将仇报。 含义∶讽刺不知恩图报,却倒戈相向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第(1)题写漫画内容,可以写漫画上画了哪些主要事物(人物,景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还要认真阅读漫画上的文本提示,才能很全面的概括漫画的内容。例如,本题所给漫画中共有两个事物,一个是蜡烛,他手里拿着一把弹弓,要打正在照明的灯泡。文本提示为“恩将仇报”。内容只要符合要求都是正确的。第(2)小题分析漫画寓意,从漫画内容来看,明显是讽刺了蜡烛恩将仇报地对自己的恩人——电灯,以及像蜡烛那样不知感恩,只会恩将仇报的小人。对漫画的感想,实际上就是揭示漫画的寓义。 20.【答案】君婷:刘老师您好,我是xx班的君婷 刘老师:你好,有什么事吗?君婷:我想借一本《安徒生童话集》,可以吗?这是我的借阅证… 刘老师:恩,好。等等啊,我去给你拿。 【解析】

试题分析:口语交际:是一项新鲜而古老的训练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在平时训练中,要让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规律总结:情景写话,是要求考生依据特定的情境进行作答。“情景写话”类试题提供的情景往往密切联系生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主要通过书面形式的表述题来评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设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别人讲话的言外之意,或写出人物当时可能说的话,或写出讨论的焦点和不同意见,或围绕话题谈自己的看法,或对某些事物进行评价,等等。 21.【答案】我非常喜欢(或保留“酷爱”)书法,我对汉字有着特殊的感情。一有时间,我就挥毫练字,书法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解析】

试题分析:上面这段话共有4处错误。第一处“喜欢”和“酷爱”意思相同,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应该去掉一个词语。第二处是语序错误。“汉字对我有特殊的感情”应该是“我对汉字有特殊的感情”。第三处是:关联词使用不当,“我即使一有时间”,“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用在“一有时间”前面不合适,可以改为“只要”或把“即使”去掉。第四处是成分缺失。最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bsqp90qoi4bptb11x4w7g2499ip7300mnc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