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二模汇编——古诗文二
长宁区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曹玮用兵
①曹玮知镇戎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师而归。”.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玮十里,闻其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 ②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
③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吾以此取之。”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②虏:古时对外族二段蔑称。③縻(mí):束缚。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玮侦虏兵去已远( ) (2)整师而归( ) ..12.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
A.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B.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 C.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D.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 13.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6分)
(1) (2) (3) 徐汇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12题(12分)
解缙应制题《虎顾众彪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④
①
②
③
③
①
②
[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③彪:此指小虎。④文皇:明成祖朱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虎顾众彪( ) (2)及下桥( ) ..10.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B.(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D.(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11.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 ”三个字触动了他。(2分) 12.下列选项中对解缙的特点概括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有勇有谋 B.灵活睿智 C.谦虚谨慎 D.忠于职守 松江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松江某相国之孙某,贫乏不能自存,其故仆富于财者,往而乞怜。适舂米,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佣不能胜,息于衢。其问佣曰:“何无力至此?”佣叹息曰:“吾非佣工者,先..祖为某相国。”某惊曰:“如此,则亲戚矣!”然两人俱弗克负荷,遂为之相抱而泣,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市人聚观,一长者予以竹梢,共举以归。两人祖皆崇祯间相也。时人为之语曰:“五斗米,两公子,扛不起,枉读《诗经》怨‘劬劳’,乃祖贻某岂料此!”
【注释】①相国:宰相。②舂( chōng)米:把米放在石臼里打碎。③衡:道路。④劬(qú)劳:劳苦。⑤贻:遗留。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 ) (2)佣不能胜( ) ..11.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人)轮流挑着米一起回家。 B.(两个人)一起抬着米回家。 C.(长者)挑着米和他们一起回家。 D.(两人)一起扛着竹梢回家。
⑤
④
③
①
②
12.选文通过相国后代和其故仆 的先后对比,启示我们
(5分)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13题(12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③
④
⑤
①
②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ǔ):倾注,引申为劝酒。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⑤冯(píng)虛御风:乘风腾空而邀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 (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 》一文中也出现过。(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清风徐来( ) (2)而不知其所止( ) ..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B.“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 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
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
闵行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
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参不知所从( ) (2)为参具言之( ) ..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 ”,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4分) 静安区
(三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焚券了债
隋李士谦有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
3,“吾家余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
○4
○1
○2
勿为念也。”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或曰:“子多阴德矣。”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为,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选自《隋书·隐逸传》有改动)
1粟:一种粮食,俗称小米。○2年谷不登:指荒年,下文“大熟”指丰年。 【注释】○
3赈赡:以财务救灾。○4燔契:烧掉债券。○5阴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
○5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皆来致谢( ) .(2)吾家余粟( ) .
11.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们摆设酒宴 B.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摆设酒宴 C.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债主,为他们摆设酒宴 D.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债主,为他摆设酒宴
12.“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的“争”写出了债家来偿的□□之情。李士谦“拒之,一无所受”是因为 ,表现出他是一个 的人。(4分,每格1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