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组展示汇报 四、教师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相应的提示和点拨。 五、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第82页的“做一做”。 六、谈谈今天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后作业
完成达标训练第61~63页的内容。 八、反思
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
课本第83、84页内容。 练习目标
1、熟练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姨的思维习惯。 练习过程
一、课前小广播
二、基本练习(幻灯出示) 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00+700= 2000+700= 80+60= 1300-500= 9000-800= 1800-200= 1500-1000= 1600-800= 4600-800= 三、小组合作学习 1、捉鼠比赛。
完成课本第83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2、完成练十七的第2题。
41
3、完成课本第84页练习十七的第3题。 4、完成练习十七的第4题。 5、完成练习十七的第5题。 四、小组展示汇报 五、教师点拨
1、第1题。可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要求,可以要求学生用“连线”来完成。 2、第2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们,全班汇报时,请小组代表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第4题。先算出每只猴子手中的得数,然后和相应的信箱相连。
4、第5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千位上的数一样都是8,就看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就大,所以方框内可以填:3、4、5、6、7、8、9七种填法。
六、谈谈今天的收获 七、反思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主备:李俊月 执教: 第一课时 7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72—74页。
学习目的:1、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观察能力。 学习重难点:1、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7的乘法口诀。
学习过程:
一、小广播(复习)
1、齐背5和6的乘法口诀。
2、口答:6×5是多少?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小组合作交流 前置性作业:
1、填好教科书第72页的空。
2、说一说:填空的想法。如:我填2×7=□ 二七( ) 7×2=□是这样想的:因为2个7或7个2相加的得数都是( ),所以二七( )。 3、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看谁读得好。 4、想办法背出7的乘法口诀。 三、小组展示、汇报
42
四、反馈练习
1、练习十六第1、2题。 2、看谁读口诀读得好。 五、谈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 。 六、作业设计
1、练习十六第3、4题。
2、想办法背出7的乘法口诀。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7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练习内容:课本第74页,练习十六第6至10题。 练习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练习重点:提高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练习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练习过程:
一、小广播(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3= 6×5= 7×1= 7×0= 二、小组合作交流 前置作业:
1、练习十六第6题。(每道算式用那句口诀?) 2、练习十六第7题。(你是怎样想的?) 3、第8、9、10题。 三、小组展示、汇报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掌握了 。 五、作业布置
1、数学达标练习76页习题。
2、数学基础训练37页第1—3题。
43
第三课时 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练习内容:课本第75页,练习十六第11至15题。 练习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练习重点:提高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练习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练习过程:
一、小广播(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补充口诀:(一同学上台随口说5、6、7的口诀前面部分,台下同学补充) 二、小组合作交流 前置作业:
1、练习十六第11题。(每道算式用那句口诀?) 2、练习十六第12题。(你是怎样做到的?)
3、第13题算式 。 第14题算式 。 做这样的题应注意 。
4、第15题。我提的问题及算式是: 。 三、小组展示、汇报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掌握了 。 五、作业布置
1、数学达标练习77页的习题。 2、数学基础训练38页的习题。
第四课时 用乘法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
学习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小广播(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