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学院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
类主要项别 目 分值分配情况 级别 国家级 参加学科竞赛 省级 校级 院级 获国家级一等奖 获国家级二等奖 获国家级三等奖 获省级一等奖 获省级二等奖 获省级三等奖 获校一等奖 获校二等奖 获校三等奖 参加 科技 创新 活动 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 参加教师著作、教材编写 参加学术讲座 国家级 省级 校级 院级 总分值(分) 3/次·人 2/次·人 1/次·人 0.5/次·人 11/次·组 9/次·组 8/次·组 7/次·组 6/次·组 5/次·组 4/次·组 3/次·组 2/次·组 5/次·人 4/次·人 3/次·人 1/次·人 0.5~1/项目·人 第一 3 2 1 0.5 6 5 4 4 3 2 1.5 1 0.5 5 4 3 1 第二 3 2 1 0.5 6 5 4 4 3 2 1.5 1 0.5 5 4 3 1 第三 3 2 1 0.5 6 5 4 4 3 2 1.5 1 0.5 5 4 3 1 第四 3 2 1 0.5 6 5 4 4 3 2 1.5 1 0.5 5 4 3 1 第五 3 2 1 0.5 6 5 4 4 3 2 1.5 1 0.5 5 4 3 1 学 科 竞 赛 参加学 科竞赛获奖 学生最多可获得2个学分,取得1个学分需要完成16个学时的科研训练,且有1000字以上的总结。 1/万·人 获国家级一等奖 获国家级二等1/6次·人 8/项·人 7/项·人 参加表和提交讲座心地体会一份(3000字) 8 7 8 7 8 7 8 7 8 7 科技获 奖 科
技 成 果 奖 获国家级三等奖 获省级一等奖 获省级二等奖 获省级三等奖 获校、院级一等奖 创造发明专利 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鉴定成果 国内一级学术刊物 核心学术刊物 一般学术刊物 学术论文 6/项·人 5/项·人 4/项·人 4/项·人 2/项·人 8/项·人 6项·人 6/项·人 30/篇 20/篇 11/篇 6 5 4 3 2 8 6 6 8 6 4 2 3/篇 6 5 4 3 2 8 6 6 7 5 3 1 6 5 4 3 2 8 6 6 6 4 2 6 5 4 3 2 8 6 6 5 3 1 6 5 4 3 2 8 1 6 4 2 1 在社会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在校内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SCI、EI、SSCI收录 1 1.5/篇 8 0.5 创新技能训练 21/篇 1 6 4 2 1 由各专业教研室决定取得办法 总计 说 明
紧急通知
各位老师:
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需修满至少4个创新学分,方可毕业。鉴于目前创新学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加强其管理,经研究特规定如下: 一、 创新学分的日常管理
1、 创新学分的日常管理实行导师责任制,导师(今年的毕业班由指导工程实践3的老师负责各自的学生)负责督促、引导学生完成至少4个创新学分,并在学生毕业时负责审定学生提供的创新学分完成情况相关资料,并将审定确认的资料上交该班负责此项任务的老师统计(同毕业论文等一样,按课程管理实行)。
2、 为了便于让学生完成4创新学分,我们对“资源环境学院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进行了适当修改(见红字部分),一是增加了学生参加教师科研的学分,二是增加项目“创新技能训练”,由各专业教研室确定考核办法。 二、导师工作量的认定
导师指导学生完成4个创新学分,可获得0.25学时/人的工作量 三、创新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
创新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实行按课程管理,同毕业论文等的管理一样,每个专业由教研室确定1位老师负责(今年由各专业负责工程实践3的老师负责),工作量为:4学时/班。
四、创新技能训练项目的确定 对于完不成4个学分的学生,由各专业教研室确定创新技能训练项目并制定考核办法。如环境工程专业,可选择让学生画一张复杂的工程设计图(用铅笔画)取得1个学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