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基本格式要求及规范
一、论文字数和投稿
一般论文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左右为宜,其中,教学类论文3500字左右,社科类论文5000字左右。
社会科学类文章层次划分及编号如下:一、、(一)、1.、(1)、①等。文内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二、论文标题
简明扼要,观点鲜明,一般不超过20字。 三、作者、单位
放在“论文标题”下,并请标注作者所在部门、系科。按以下示例注明:
例:
刘 川(学号)
(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班级,青岛 山东 266033)
四、摘要
放在“作者单位” 下,用“摘要”二字加冒号标出。用100~300字写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它既是全文的缩写,也是对文章主要观点的客观介绍,要体现出文章创新所在,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的可以独立成篇的小短文。其中务请不要出现“本文??”、“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笔者认为”等主观性语言。
五、关键词
放在“摘要”下。用“关键词”三字加冒号标出,以3~5个为宜。须选用文中最能反映论文内容的关键性的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词后不用标点。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要内容,具有检索价值的名词性术语,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六、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放在“关键词”下,中图分类号可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般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文献标志码为A(作者不清楚的,可以留待编辑添加)。
七、英文题目、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 格式规范参照以下示例,置于参考文献后:
例如:
The Evolution of Cognitive Abilities’ Theories before the Qin Dynasty
XIE Yi-an
(Suzhou Vocationai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pre-Qin Dynasty; congnitive abilities; sensory organs; Heart
八、注释标注规则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
信、内部资料、书稿和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等文献的引用著录,一般放在该页页脚(即采取脚注形式)。
例1:转引文献
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相比,具有模糊性或灵活性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构造的不确定性、词汇的多义性和语法的不严格性等方面。
①
① 转引自郝铁川的《中国语言、思维与法律》,载《法制日报》2002年10月10日第4版。
(务请在页脚详细注明转引自文献的版本信息)
例2:进一步解释
他念想的永远只是petite patrie,在他的脑海中patrie的形象还远没有被勾画出来。
②
②字面译为“小祖国”,这里指的是安茹,即Du Bellay的故乡。
九、参考文献标注规则
参考文献采用以下示例的顺序编码制,务请不要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凡引用别人的观点,一般应引用原文,置于双引号内,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相应列出。 文后参考文献一般应列原始文献,请不要列复印资料、文摘等二次文献。
论文中的引文后加序号[1]、[2]??并上标,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次序列于文后,每条文献前加与文中引文相同的序号,以“.”结束。只引用一次的文献,页码置于该文献末,文中引文序号后不注页码;两次以上引用同一文献,序号不变,须在文中引文序号后加注引用页码并上标,页码无须加“P”。
例如:
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妨提出一个构架??参与讨论
[1]12
[1]5
,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2]
,故不
。
1.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 献类型
普通 图书
会议 论文
报纸 论文
期刊 论文
学位 论文
报 告
标 准
专 利
汇编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 公告
文献类 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G DB CP EB
2.文后参考文献表主要著录格式示例
(1)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论文集、会议录、科技报告、资料汇编、学位论文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例如:
[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
[2]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PIGGOT T M,The cataloguer’s way through AACR2:from document receipt to document retri-eval[M].London:The Library Association,1990.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9-93. [5]明太祖实录[M].影印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6]王夫之.宋论[M].刻本.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2)期刊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 ,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
[7]李晓东,张青红,王忠东,等.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 62-67.
[8]廖中洪.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立法体例之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2002(6):128-135. [9]KANAMORI H.Shaking without quaking[J].Science,1998,279(5359):2063-2064.
(3)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
[10]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4)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如: [11]权衡.庚申外史[M]//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MARTIN G.Contro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ustralia[M]//PATTLE L W,COX B J.Electron-ic resources:selec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ntrol.New York:The Haworth Press,1996:85-96.
(5)电子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