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7
讲课题目: 第一章 口腔正畸学绪论
三级要求:
1. 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错合畸形的概念;错合畸形的危害性;预防性矫治、阻断性矫治、一般性矫治和外科矫治;正畸矫治的目标。
2. 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错合畸形的患病率;固定矫治器、可摘矫治器;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其他学科的关系;
3. 扩展内容及深度: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 授课内容:
1.错合畸形的患病率:错合畸形的概念、错合畸形的患病率。 2.错合畸形的危害性。
3.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预防性矫治、阻断性矫治、一般性矫治和外科矫治。固定矫治器、可摘矫治器。 4.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 5.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的简况
《口腔正畸学》教案
三级要求
1、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生长与发展的概念;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面部三维方向的发育;上颌骨三维方向的生长,4条骨缝的生长;下颌骨三维方向的生长;上下牙列的牙齿萌出顺序,乳磨牙的终末平面特点;混合牙列期间的暂时性错合;建合的动力平衡。
2、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颅部和面部的生长发育;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鼻部、下颌关节部、喙突、颏部及下颌角的生长变化;正常乳牙列的特征以及牙龄。
3、扩展内容及深度:骨龄、牙龄、第二性征龄、形态学年龄的意义;颅面部生 长发育的研究方法;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正中关系位、正中合位、下颌息止位。 授课内容:
3517
1.概述:
生长与发展的概念;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骨龄、牙龄、第二性征龄、形态学年龄的意义;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2.出生前的颅面发育:颅部和面部的生长发育。 3.出生后的颅面生长发育:
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面部三维方向的发育;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4.颌骨的生长发育:
上颌骨三维方向的生长,4条骨缝的生长;下颌骨三维方向的生长;鼻部、下颌关节部、喙突、颏部及下颌角的生长变化;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 5.牙齿、牙列与合的发育。
上下牙列的牙齿萌出顺序,乳磨牙的终末平面特点;混合牙列期间的暂时性错合;建合的动力平衡;正常乳牙列的特征以及牙龄;正中关系位、正中合位、下颌息止位
讲课题目:第三章 错合畸形的病因 三级要求
1.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先天胚胎发育异常及其常见种类。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合畸形的临床及形成机制。乳牙期、替牙期常局部障碍导致错合畸形的机制。
2.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错合畸形发生发展的种族演化背景和机制;全身性疾病导致错合畸形的机制。
3 扩展内容及深度:口腔功能因素导致错合畸形的机制及骨骼畸形的病因和机制。 授课内容 l.遗传因素:
错合畸形发生发展的种族演化背景和机制。 2.环境因素:
先天胚胎发育异常及其常见种类。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合畸形的临床及形成机制。乳牙期、替牙期常局部障碍导致错合畸形的机制;全身性疾病导致错合畸形的机制;口腔功能因素导致错合畸形的机制及骨骼畸形
3517
的病因和机制。
讲课题目:第四章 错合畸形的分类 三级要求:
1、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个别正常合和理想正常合的概念;Angle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掌握: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
2、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正常合的六项标准;Angle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
3、扩展内容及深度: Roth功能合标准 授课内容 l.正常合:
个别正常合和理想正常合的概念;正常合的六项标准;Roth功能合标准。 2.Angle错合分类法
Angle I类、II类、III类错合畸形的具体分类;Angle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 3.毛燮均错合分类法
毛氏I类、II类、III类、IV类、V类和VI类错合畸形的具体分类及应用;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
讲课题目:第五章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三级要求:
1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牙、合、面的一般检查方法,明确几个概念:拥挤度、深覆合、深覆盖、开合的分级;模型测量的常用方法;常用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及平面;不同牙龄期错合畸形矫治的适应症。
2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临床常用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3扩展内容及深度:家族史对错合的影响;常用软组织测量内容;正畸矫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授课内容 l.一般检查
牙、合、面的一般检查方法,明确几个概念:拥挤度、深覆合、深覆盖、开合分级。家族史对错合的影响。 2.模型分析:模型测量的常用方法。
3517
3.X线头影测量:常用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平面、分析方法。常用软组织测量内容。
4.诊断与治疗计划:不同牙龄期错合畸形矫治的适应症。正畸矫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讲课题目:第六章 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三级要求:
1. 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牙周组织、牙体组织对矫治力的反应;骨的吸收方式;矫治力的来源、矫治力的分类及几种不同牙齿移动打式的组织反应。
2. 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临床最适矫治力的特征、施力强度、时间对矫治的影响。
3 扩展内容及深度: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正畸牙移动的变化;影响组织改变的机体条件因素。 授课内容
1.牙颌畸形矫治的生物学基础
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正畸牙移动的变化。 2.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反应
牙周组织、牙体组织对矫治力的反应。骨的吸收方式。 3.影响组织改变的因素。
:矫治力的来源、矫治力的分类及几种不同牙齿移动打式的组织反应。 临床最适矫治力的特征、施力强度、时间对矫治的影响。 :影响组织改变的机体条件因素。 讲课题目:第七章 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三级要求:
1. 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不同矫治器的优、缺点支抗的概念及分类;功能性矫治器的原理及适应症;方丝弓矫治器及Begg细丝弓矫治器的矫治原理和特点。2. 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矫治器性能的基本要求;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组成及临床最常用的几种活动矫治器的结构;方丝弓矫治器及Begg细丝弓矫治器的基本组成。
3. 扩展内容及深度:正畸常用的矫治器类型;几种不同的功能性矫治器的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