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设计2(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
l.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3.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节奏感强、形象生动、铿锵有力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表演。指名说感受。
2、我想大家一定会被安塞腰鼓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对安塞腰鼓是怎样欣赏、体会的。
二、学习新课
1.朗读课文(听课文录音)
2.理清课文层次。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第二段: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从当它冥然而止的时候到完。
3.提问: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4.提问: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
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
从人物写:是茂腾腾的后生。
从性格写:是朴实的。
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
从腰鼓写:是呆呆的、不曾响。
5.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