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 201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药剂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10111
本试卷分 A、B 卷,使用 2006 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 A 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 2011 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 B 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不涂或全涂,均以 B 卷记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 卷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是 ( ) A.含烃基的活性基团 B.是高分子物质
C.分子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 D.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羟基
2.浸提的基本原理是 ( )
A.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浸出 B.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 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
3.______常用于注射液的最后精滤。( ) A.砂滤棒
B.垂熔玻璃漏斗 C.微孔滤膜 D.布氏漏斗
4.滴眼液的渗透压,除可用氯化钠调节外,还可用______调节。( ) A.磷酸盐缓冲液 B.氯化钾 C.葡萄糖 D.以上均非
5.热压灭菌的 F0 一般要求为 ( ) A.8-12 B.6-8 C.2-8 D.16-20
6.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 ) A.风化性药物
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 C.吸湿性药物 D.易溶性药物
7.颗粒剂中,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A.5% B.6% C.7% D.8%
8.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的理化因素不包括 ( ) A.稳定性
B.pKa、解离度、水溶性 C.分配系数 D.生物半衰期
9.脂质体属于哪一类靶向制剂 ( ) A.主动靶向制剂 B.被动靶向制剂 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D.热敏感靶向制剂
10.盐酸普鲁卡因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 ) A.水解
B.光学异构化 C.氧化 D.聚合
11.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 ) A.水与醇的混合液 B.液体石蜡
C.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
D.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液
12.关于缓释制剂特点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处方组成中一般只有缓释药物 B.可减少给药次数
C.可使血药浓度保持平稳
) ( D.不适宜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
13.制备 Vc 注射液时应通入气体驱氧,最佳选择的气体为 ( ) A.氢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气 D.空气
14.现将剂量为 0.1 克毒性药物的散剂制成 10 倍散,需加入的赋形剂的量是 ( ) A.0.1 克 B.0.9 克 C.1 克
D.无法确定
下列哪种因素与增溶剂的增溶效果无关( ) A.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B.增溶剂的种类
C.药物、增溶剂、溶剂的混合顺序 D.增溶剂的溶剂用量
16.促使乳剂形成,并使乳剂稳定的是 ( ) A.助悬剂 B.湿润剂 C.乳化剂 D.絮凝剂
17.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 ( )
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一定部位释放或缓缓释放 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
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 D.不需包隔离层的片剂不可直接包粉衣层
18.下面关于气雾剂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剂量难以准确控制
B.可避免胃肠道和肝脏首过作用 C.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
D.多次使用可能引起皮肤上的不适与刺激
19.表明活性剂作为 W/O 型乳化剂,其 HLB 值的范围适宜在A.13~18 B.8~18 C.3~6 D.7~9
) (20.采用热压灭菌法用什么蒸气灭菌效果最好( ) A.饱和蒸气 B.湿饱和蒸气 C.过热蒸气
D.空气与热蒸气 1∶1 混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下列关于乳剂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静脉注射用乳剂为 O/W 型乳剂,多用磷脂为乳化剂
B.油相与水相混合分散时形成乳剂的类型取决于乳化剂的种类而与相体积比无关 C.乳化剂在乳滴周围定向排列形成乳化膜,乳化膜的牢固程度与乳剂的稳定密切相关
D.乳剂的分层为可逆过程,分层速度与相体积比成反比。乳剂絮凝亦是可逆过程,但该现象是乳剂破坏的前奏
E.乳剂中常加入辅助乳化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乳剂的粘度和增强乳化膜的强度,本身乳化能力很弱或无乳化能力
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 A.药物的脂溶性 B.药物的粒度 C.药物的解离度
D.栓剂塞入腔道的深度 E.基质性质
23.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时,制粒的目的是 ( ) A.避免细粉飞扬 B.避免粘冲 C.避免片剂松裂 D.保障片重准确
E.保障含量均匀、准确
24.可提高易氧化药物的稳定性的方法是 ( ) A.降低温度 B.调节合适 pH C.加金属离子 D.避光贮存 E.真空包装
25.下列对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酒剂的溶媒为酒,酊剂的溶媒为规定浓度的乙醇 B.酒剂、酊剂中常常加入矫味剂
C.酒剂多为复方制剂,酊剂多为单方制剂 D.传统酒剂的含量多用固形物控制
E.含毒剧药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10g,其他酊剂相当于原药材 20g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6.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分为真溶液、______、______、混悬液。 27.微囊包囊制备方法有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______。
28.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主要以______、胶态、______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 29.软膏剂的常用基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0.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分______、______两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3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3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33.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五、处方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34.写出下列各成份的作用及制成何种剂型,并写出制备工艺。(10 分) 处方 用量 作用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0.6g 糖粉 38.0g 淀粉浆(15%~17%) 85g 硬脂酸镁 1.0g
制成 1000 片
35.写出下列各成份的作用:(6 分)
处方 用量 作用 氯霉素 2.5g 氯化钠 9.0g 依地酸钠 1.0g 尼泊金乙酯 0.3g
精制水 加至 1000ml
36.写出下列各成份的作用:(6 分)
处方 用量 作用 水杨酸 5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70g 硬脂酸钠 112.5g 甘油 85g 白凡士林 85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尼泊金乙酯 1g
蒸馏水 加至 1000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