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市区家庭人口及家庭结构情况
年份 人口数(万人) 户数(万户) 户均人口(人) 家庭结构 1999 2000 2001 2002 61.14 62.54 62.82 105.34 21.71 22.18 22.39 35.84 2.82 2.78 2.77 2.79 三口之家为主 三口之家为主 三口之家为主 三口之家为主 ? 近年来镇江市家庭人口结构比较稳定,以三口之家为主,2002年镇江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市区人口突破百万,这主要是镇江时将原市区周边的新区纳入市区的范围,这无形中促进了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也使房地产开发往城市郊区拓展。
- 13 -
四、 人文环境
金山、北固山、焦山、南山、宝华山、都是镇江的历史奇迹,以北宋科学家沈括、书画家米芾为代表的一些历史名人在镇江留下深厚的人文景观。 这里流传着古老的传说如“刘备甘露寺招亲”、“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等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诠释了镇江历史的悠久、山水的奇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镇江宗教文化深厚,寺庙众多,佛事兴隆,不仅寺多,且名扬海内外。金山寺以佛事胜,焦山定慧寺以佛学胜,宝华山隆昌寺是律宗第一山,全国有70%的僧尼在此受戒,茅山又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香期长、香火旺。它的书法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传统产业及民俗风情的精华随处可见。
- 14 -
五、 城市规划
? 镇江市区域发展定位:
镇江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带,苏锡常经济圈和宁镇扬经济圈的重合位,在常州—镇江—南京的地域中镇江的行政区域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这是连绵带中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镇江城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带中的区域定位是:通过一点时间(10年左右)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较大城市的构建,实现预定的城市发展目标,使镇江城市成为在我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长江三角洲地狱内社会经济网络中具有较高地理和重要作用的,自身有较强辐射能力和较广辐射防卫的区域中心城市。 ? 镇江规划空间布局:
镇江市规划以“南山风景区、主城核心区、南徐新城、丁卯新城、谷阳新城”为中心城区,向东、向东两翼齐飞构成“一城两翼”的空间结构、“双橄榄”城市形态的整体规划。并突出以集工业、港口、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地位,将镇江市建设为山、水、城有机相融,并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生态旅游城市。
- 15 -
镇江城市结构功能表
区域类型 区域构成 规划功能
主城 南山风景区、主城核心构筑“山、水、城”的城市空间框架,区、南徐新城、丁卯新强化城市中心的服务功能,人口按90 城、谷阳新城 万控制。 东翼 谏壁、化工区和大港 基础产业带和配套适量的生活用地,人 口控制在20万 西翼 龙门和高资 基础产业带和物流增长区,人口按10万控制 镇江城市形态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 1) 中心城市进一步集聚; 2) 沿江基础工业经济走廊的建立;
3)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技术产业带不断完善; 4) 城市向西发展的力度加强;
5) 镇江外围众星拱月布局的小城镇日益壮大。 - 16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