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47: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百家争鸣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道、法?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善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师活动: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孔子与百家争鸣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的思想主张。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相关表格,并填写相关人物的主张。

百家争鸣,除书上讲到的几个学派之外,还有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不同的派别针对当时的社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我们就两个方面来看看各派的不同主张(出示幻灯片)来更好地体会争论。

(播放视频,穿越时空,见证争鸣)

上述各派观点,你认为哪一派的思想在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假设你就是当时割据一方的诸侯,你会赞同谁的主张)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战乱和变革时代,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秦国奉行法家思想,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强化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促成中国统一。

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的,下面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三、学以致用

结合当今社会和本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就社会风气和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板书)

春秋

孔子“仁” 老子辩证 孙子兵法

思想成就

附一: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1.课堂短剧:因材施教

(孔子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公西华在旁侍坐

子路:(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书简也掉在地上) 孔子:(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气喘吁吁地)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

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踌躇地走着)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老师,有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公西华:子路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子路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假思索,我叫他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他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战国 孟子仁政 庄子无为 墨子兼非 韩非法改

公西华:(认同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 的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diqq67y6z4c2db006as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